彰善瘅恶


   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āng shàn dàn è
成语注音 ㄓㄤ ㄕㄢˋ ㄉㄢˋ ㄜˋ
成语简拼 zsde
感情色彩 褒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彰善癉惡
成语英文 praise the good and hate evil(expose virtue and expose vice)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成语示例


江东既平,天下既一,偃武修文,彰善瘅恶,崇教化,移风俗。(宋 陈亮《酌古论 诸葛孔明》)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尚书 毕命》:“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成语典故

彰:表扬。瘅:憎恨。表扬善的,憎恨恶的。《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晋书.徐广传》:“习氏、徐公俱云笔削,彰善瘅恶,以为惩劝。”唐.元稹《唐穆宗文惠皇帝戒励风俗德音文》:“掩抑其言则专蔽,诱掖其说则欺诬,自非责实循名,不能彰善瘅恶。”亦作“瘅恶彰善”。隋.薛道衡《隋高祖颂》:“赫矣高祖,人灵攸赞。圣德回生,神谋独断。瘅恶彰善,夷凶靖难。” 并列 彰,表扬;瘅,憎恨。表扬善的,憎恨恶的。语出《尚书·毕命》:“旌别淑慝,表阙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唐·元稹《唐穆宗文惠皇帝戒励风俗德音文》:“掩抑其言则专蔽,诱掖其说则欺诬,非自责实循名,不能~。”※瘅,不读作dān。恶,不读作wù。△褒义。多用于赞扬人的品性言行方面。也作“瘅恶彰善”。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明显,显著:~~。昭~。~明。欲盖弥~。 表明,显扬:表~。~善瘅恶(表扬好的,憎恨坏的)。 姓。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 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 高明的,良好的:~策。~本。 友好,和好:友~。亲~。和~。 熟悉:面~。 办好,弄好:~后。 擅长,长(cháng )于:~辞令。多谋~断。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 好好地:~待。~罢甘休。 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 姓。

由劳累造成的病。 憎恨:彰善~恶。 古同“疸”,黄疸病。

中医指热症:脾~。火~(即“丹毒”)。

不好:~感。~果。~劣。~名。丑~。 凶狠:~霸。~棍。险~。凶~。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贯满盈。

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可~。厌~。好(hào)~。

〔~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噁)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是何言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彰』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諸良切,音樟。 《說文》文彰也。 《韻會》文章飾也。从章,从彡。毛髮貌。謂鳥獸羽毛之文。  又《集韻》通作章。 《詩·小雅》織文鳥章。  又《廣韻》明也。 《正韻》著也。 《書·伊訓》嘉言孔彰。  又《正韻》著明之也。 《書·臯陶謨》彰厥有常。  又叶之戎切,音終。 《薛綜·騶虞頌》奮威揚德,豈弟之風。聖德極盛,騶虞乃彰。

『善』

《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音蟺。 《說文》吉也。 《玉篇》大也。 《廣韻》良也,佳也。 《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  又《詩·鄘風》女子善懷。 《箋》善,猶多也。 《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 《註》善謂多于前。  又《禮·曲禮·入國不馳註》馳善躙人也。 《疏》善猶好也,車馳則好行刺人也。  又《禮·王制註》善士謂命士也。  又《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 《疏》善猶解也。  又《禮·少儀》問道藝,曰:子習于某乎,子善于某乎。 《疏》道難,故稱習。藝易,故稱善。  又《前漢·西域傳》鄯善國,本名樓蘭王。  又與單通。 《前漢·匈奴傳》單于曰善于。  又《廣韻》姓也。 《呂氏春秋》善卷,堯師。  又《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繕。 《毛氏曰》凡善惡之善則上聲,彼善而善之則去聲。 《孟子》王如善之是也。○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善字俱無去聲。  又《正字通》與人交讙曰友善。 《史記·刺客傳》田光曰:所善荊卿可使也。  又與膳通。 《莊子·至樂篇》具太牢以爲善。 《集韻》或作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