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歧途


   犹犹豫豫怕走上岔道。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páng huáng qí tú
成语注音 ㄆㄤˊ ㄏㄨㄤˊ ㄑ一ˊ ㄊㄨˊ
成语简拼 phqt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倣徨歧途
成语英文 hesitate at the crossroads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犹豫豫怕走上岔道。


成语示例


他彷徨歧途,最终还是误入歧途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他~,最终还是误入歧途。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徨〕犹疑不决,不知道往哪里走好。亦作“旁皇”。

同“仿”,仿佛。

〔彷(páng)徨〕见“彷”。

岔道,偏离正道的小路:~途(岔道,喻错误的道路,如“误入~~”)。 不相同,不一致:~义。~视。

道路:路~。~径。旅~。长~。坦~。日暮~穷。前~。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彷』

《廣韻》步光切《集韻》蒲光切,𠀤音旁。 《玉篇》彷徨也。 《莊子·逍遙遊》彷徨乎無爲其側。  又蟲名。 《莊子·達生篇》野有彷徨。 《音義》彷徨,狀如蛇,兩頭,五采文。  又《集韻》彷徉,徘徊也。 《史記·吳王濞傳》彷徉天下。  又《廣韻》妃兩切,音髣。彷彿也。 《說文》彷彿,見不審也。 《傅毅·舞賦》彷彿神動。

『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光切,音皇。 《玉篇》彷徨也。 《正韻》彷徨,猶徘徊也。 《鹽鐵論》嫫母飾姿而矜夸,西子彷徨而無家。  又徊徨。 《梁武帝孝思賦》夕獨處而徊徨。  又《集韻》雨方切,音王。彷徨,往來。

『歧』

《廣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𠀤音祁。 《集韻》同跂。足多指也。或作枝。  又歧路也。 《顏延之·赭白馬賦》臨歧矩步。 《註》歧,歧路也。《爾雅》曰:二達謂之歧。 《後漢·張堪傳》麥穗兩歧。 《註》一莖兩穂,如歧路之二達。  又歧歧,飛行貌。 《潘岳·笙賦》翾翾歧歧。 通作岐。  又《玉篇》古文𨙸字。註詳邑部四畫。 《集韻》同岐。互詳山部岐字註。 《前漢·郊祀志》太王建國於𨙸梁。  又《五音集韻》章移切,音支。邑名。在義陽。

『途』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都切,音徒。 《玉篇》路也。 《廣韻》道也。  又通作涂、塗。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 《論語》遇諸塗。  又叶徒故切,音度。 《張衡·思𤣥賦》雲師𩅾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途。轙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