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情直遂


   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地满足心愿。随着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ìng qíng zhí suì
成语注音 ㄐ一ㄥˋ ㄑ一ㄥˊ ㄓˊ ㄙㄨㄟˋ
成语正音 “径”,不能读作“jīng”。
成语简拼 jqzs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徑情直遂
成语英文 follow a straight line(win success directly as one wishes)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地满足心愿。随着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成语示例


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毛泽东《论持久战》)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歇冠子 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


成语典故

径情:任情,随意。遂:顺遂,成功。谓随着自己的意愿行事,顺利地获得成功。毛泽东《论持久战》:“赌汉也要赌本,孤注一掷,不幸不中,就无从再赌。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战争也是一样,只有形式主义者想不通这个道理。”亦作“直遂径行”。清.王韬《〈淞隐漫录〉自序》:“盖今之时,为势利龌龊谄谀便辟之世界也固已久矣,毋怪乎余以直遂径行穷,以坦率处世穷,以肝胆交友穷,以激越论事穷。”参见“直情径行”。 偏正 任随自己的心意,不费周折地获得成功。语本《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毛泽东《论持久战》:“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的,战争也是一样,只有形式主义者想不通这个道理。”※遂,不读作suí。△多用于写人的任意行为。→随心所欲 ?裹足不前 求仁得仁 落魄江湖。也作“径情而行”、“径情直行”、“径行直遂”。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小路;亦指道路,方法:~道。山~。捷~。途~。大相~庭(相差太远)。 直,直捷了当:~直。~流。~情(任性)。~自。 数学上指连接圆心和圆周的直线:直~。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绪。~怀。~操。~谊。~义。~致。~趣。~韵。性~。~愫(真情实意)。~投意合。~景交融。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人。~书。~侣。~诗。殉~。~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 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欲。发~期。 私意:~面。说~。 状况:实~。事~。国~。~形。~势。~节。

不弯曲:~线。~角。~径。~立。~截了当。~觉(jué)。~观。 把弯曲的伸开:~起腰来。 公正合理:是非曲~。理~气壮。耿~。正~。 爽快,坦率:~爽。~率(shuài)。~谏。~诚。~言不讳。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一~走。~哭。 竖,与“横”相对:不要横着写,要~着写。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 姓。

顺,如意:~心。~愿。 成功,实现:未~。功成名~。 于是,就:服药后头痛~止。 通达:“何往而不~”。 进,荐:“不能退,不能~”。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情』

《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正韻》慈盈切,𠀤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 《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 《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 《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 《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又情,實也。 《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又叶慈良切,音牆。 《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𥦬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 《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直』

《唐韻》除力切《集韻》逐力切,𠀤音値。 《說文》正見也。 《博雅》正也。 《玉篇》不曲也。 《易·坤卦》直其正也。 《書·洪範》王道正直。  又準當也。 《禮·投壺》馬各直其算。 《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爲皮幣,直四十萬。  又《增韻》當也。 《儀禮·士冠禮》主人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 《疏》謂當堂上東序牆也。  又伸也。 《孟子》枉尺而直尋。  又《玉篇》侍也。 《晉書·羊祜傳》悉統宿衞,入直殿中。  又順也。 《詩·鄭風》洵直且侯。  又猶宜也。 《詩·魏風》爰得我直。  又猶但也。 《孟子》直不百步耳。  又猶故也。 《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又埋枉曰直。 《韓愈·王仲舒墓誌》公知制誥友人得罪公,獨爲直其冤。  又直來,無事而來也。 《公羊傳·莊二十七年》直來曰來。  又《禮·月令》田事旣畢,先定準直,農乃不惑。 《疏》準謂輕重平均,直謂繩墨得中也。  又骨直,謂强毅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骨直以立。  又語發聲。 《史記·龜筴傳》神龜知吉凶,而骨直空枯。 《正義曰》直,語發聲也。  又柄也。 《禮·明堂位》玉豆雕篹。 《註》篹,籩屬,雕刻飾其直者也。 《疏》雕鏤其柄。  又殖也。 《揚子·太𤣥經》直,東方也,春也。質而未有文也。 《註》直之言殖也。萬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葉也。  又《揚子·方言》袒飾謂之直袊。 《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袊也。  又《韻會小補》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  又官名。 《鄧析子轉辭篇》湯有司直之人。  又《通典》漢時繡衣直指,卽秦時御史大夫。  又直人,邑名。 《左傳·昭二十三年》劉子取直人。  又泉名。 《公羊傳·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  又門名。 《三輔黃圖》長安城西出第二門曰直城門。  又姓。漢有直不疑。  又《諡法》肇敏行成曰直。  又《集韻》《韻會》直吏切《正韻》直意切,𠀤音治。與値通。 《史記·項羽紀》直夜潰圍。 《註》直,讀曰値。當也。 《索隱曰》古字例以直爲値。 《前漢·酷吏傳》無直甯成之怒。 《史記》作値。  又物價曰直。 《北史·齊景思王傳》食雞羹,何不還他價直也。  又傭作得錢亦曰直。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向使傭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又叶直略切,音著。 《樂府·焦仲卿妻詩》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  又叶直六切,音逐。 《楚辭·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嚮服。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 《六書正譌》从𠃊从十目。𠃊,古隱字。十目所視,雖隱亦直。會意。俗作直,非。

『遂』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徐醉切,音穟。 《廣韻》達也。 《禮·月令》慶賜遂行,毋有不當。 《註》言通達施行,使之周徧也。 《前漢·王陵傳》上佐天子理隂陽,下遂萬物之宜。  又進也。 《易·大壯》不能退,不能遂。 《書·仲虺之誥》顯忠遂良。 《註》良則進之也。  又成也,從志也。 《禮·月令》百事乃遂。 《註》遂,猶成也。 《詩·衞風》言旣遂矣。  又稱也。 《詩·曹風》不遂其媾。  又竟也。 《前漢·𨻰平傳》吾聞先生事魏不遂。  又盡也。 《禮·曲禮》有後入者,闔而勿遂。 《註》遂,闔之盡也。  又《正韻》因也,兩事相因而及也。 《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𡛷。 《春秋·僖四年》侵蔡,蔡潰,遂伐楚。  又擅成事也。 《易·家人》無攸遂。 《公羊傳·莊二十九年》大夫無遂事。  又舒肆之貌。 《詩·衞風》容兮遂兮。  又物生出曰遂。 《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  又《前漢·胡母生傳》弟子遂之者。 《師古註》遂,謂名位成達者。 《史記·司馬相如傳》宦遊不遂,而來過我。  又充備也。 《禮·鄕飮酒義》節文終遂焉。  又順也。 《周語》以遂八風。  又《正韻》因循也。 《荀子·王制篇》小事殆乎遂。  又鄕遂,郊外地。 《周禮·地官·遂人》五縣爲遂,王國內有六鄕,外有六遂。  又小溝也。 《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  又遂人,官名。  又國名。 《春秋·莊十三年》齊人滅遂。 《註》舜之後,國在濟北蛇丘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