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
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这是所谓徒乱人意,裘丰言和刘不才不敢再开口。”
宋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意:思绪,心情。徒然扰乱人的心情。指于事无益,只是增加烦恼。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述宾 徒然扰乱人心。意谓没有好处,只会扰乱人们的心绪或思想。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 ~’。”△用于社会方面。→徒劳无益 ?卓有成效
步行:~步。~涉。 空:~手。 白白地:~然。~劳无益。 只;仅仅:家~四壁。 从事学习的人:~弟。~工。学~。师~。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教~。党~。 人(多指坏人):匪~。暴~。赌~。叛~。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刑。
没有秩序:~套。紊~。凌~。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 混淆:~伦。败常~俗。 任意随便:~吃。~跑。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 横渡:~流。 治理:~臣。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 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 料想,猜想:~料。~想。~外。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都切,音塗。 《說文》本作𨑒。步行也。 《易·賁卦》舍車而徒。 又步卒也。 《詩·魯頌》公徒三萬。 又《爾雅·釋訓》徒輦者也。 《疏》會同田獵,人挽輦以徒行也。 《詩·小雅》徒御不驚。 又《玉篇》衆也。 《書·仲虺之誥》實繁有徒。 《前漢·東方朔傳》人至察,則無徒。 又《廣韻》空也。 《爾雅·釋訓》暴虎,徒搏也。 《註》空手執也。 又《廣雅》徒,袒也。 《史記·張儀傳》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 又《正韻》但也。 《孟子》徒善不足以爲政。 又《廣韻》黨也。 《張衡·思𤣥賦》朋精粹而爲徒。 又弟子曰徒。 《論語》非吾徒也。 《後漢·鄭康成傳》扶風馬融,門徒四百餘人。 又《廣韻》徒隷也。 《周禮·天官》冢宰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疏》胥有才智爲什長,徒給使役,故一胥十徒。 又司徒,官名。 《書·舜典》汝作司徒。 《周禮·地官·司徒疏》司徒,主衆徒也。 又丹徒,縣名。 《前漢·地理志》會稽郡有丹徒縣。 《註》卽春秋云朱方也。 《地志》秦望氣者言其地有王氣,始皇使赭衣徒三千鑿京峴山,以敗其勢,因名丹徒。 又罪名。 《唐書·𠛬法志》用𠛬有五,其三曰徒。徒者,奴也。蓋奴辱之,量其罪之輕重,有年數而捨。 又申徒,登徒,司徒,𠀤複姓。 《風俗通》申屠氏,隨音改爲申徒氏,夏有申徒狄。 《宋玉·好色賦序》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 《註》登徒,姓也。 《姓譜》舜嘗爲堯司徒,支孫氏焉。 又叶唐何切,音駝。 《道藏歌》運役自然氣,於是息三徒。一暢萬劫感,慶賀西王那。
『乱』《正字通》俗亂字。 《唐韻》郞段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玩切,𠀤鑾去聲。紊也。 《爾雅·釋詁》亂,治也。 《說文》从乙。乙,治之也。 《玉篇》理也。 《書·臯陶謨》亂而敬。 《孔傳》有治而能敬謹。 又《盤庚》亂越我家。 《梓材》厥亂爲民。 《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 《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 又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 《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 《書·周官》制治於未亂。 《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 又兵寇也。 又事未定之時。 《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 《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 又樂之卒章曰亂。 《論語》關雎之亂。 又古賦末皆有亂,總一賦之終,發其要指也。 又《爾雅·釋水》水正絕流曰亂。 《註》橫流而濟之也。 《書·禹貢》亂于河。 《詩·大雅》涉渭爲亂。 又《韻補》叶力眷切,音戀。 《揚雄·交州牧箴》周公攝胙,白雉自獻。昭王陵遲,周室昏亂。 又叶力敬切,夌去聲。 《揚戲李正方贊》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
『人』《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意』《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𠀤音䔬。志之發也。 《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 《禮運》非意之也。 《註》意,心所無慮也。 《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 又與抑通。 《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 《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 《論語》抑與之歟。 《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 又《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 《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 又叶乙力切,音億。 《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表垂乎常式。 又與臆通。 《賈誼·服賦》請對以意。 《史記》作臆。 《師古曰》叶韻音億。 《魏校曰》从心从音。意不可見而象,因言以會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