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徘徊;仿徉:通“彷徉”,游荡无定。徘徊、游荡不定。
徙倚:徘徊;仿徉:通“彷徉”,游荡无定。徘徊、游荡不定。
战国·楚·屈原《楚辞·哀时命》:“然隐敏而不达兮,独徒倚以仿徉。”
战国·楚·屈原《楚辞?哀时命》:“然隐敏而不达兮,独徒倚以仿徉。”
迁移:~居(搬家)。迁~。流~。 古代称流放的刑罚:~边(流放有罪的人到边远地区)。
靠着,~靠。~赖。~傍。~托。~重。 仗恃:~势。~恃。~仗。 偏,歪:不偏不~。 随着,和着:“使慎夫人鼓瑟,上自~瑟而歌”。
效法,照样做:~效。~古。~冒。~宋(印刷字体的一种,亦称“仿宋体”)。 依照范本写的字:~影。~书。 相似,好像:~像(仿佛相似)。~佛(fú)。二者相~。
〔徜(cháng)~〕见“徜”。
《唐韻》斯氏切《集韻》《韻會》想氏切《正韻》想里切,𠀤音壐。 《說文》本作𨑭。迻也。 《玉篇》遷也,避也。 《爾雅·釋詁》遷運,徙也。 《註》今江東通言遷徙。 《禮·經解》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 《史記·郭解傳》徙豪富茂陵。 《潘岳·閑居賦》孟母所以三徙也。 又謫戍曰徙。 《前漢·𨻰湯傳》廷尉增壽議免湯爲庶人,徙邊。 又《廣雅》仿佯,徙倚也。 《嚴忌·哀時命》獨徙倚而彷徉。 又踰月曰徙。 《禮·檀弓》祥而縞,是月𧝓,徙月樂。 又《集韻》相支切,音斯。縣名。 《前漢·地理志》蜀郡有徙縣。 又《集韻》抵徙擬手期翹也。
『倚』《唐韻》於綺切《集韻》巨綺切《韻會》《正韻》隱綺切,𠀤音輢。因也。 《老子·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又《左傳·昭五年》薳啓彊曰:設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飮。 又恃也。 《前漢·韓信傳》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 又偏也,側也。 《禮·問喪》居于倚廬。 又倚瑟,合曲也。 《前漢·張釋之傳》愼夫人倚瑟而歌。今塡詞家謂之倚聲。 又姓。楚左史倚相之後。 又《正韻》於戲切,音意。義同。 又《集韻》與奇同。 《荀子·修身篇》倚魁之行。 《註》引《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物體不具謂之倚。 又《莊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焉,曰黃繚。音義同畸。 《六書故》偏頗依倚,聲義近而微不同。頗甚於偏,倚力於依,察聲之廣陿輕重,義可知也。凡文各有義,以彼喻此,終不親切。《說文》依倚互相釋,此類甚多,蓋無所取之,取諸近似而已。
『仿』《集韻》符方切,同彷。仿偟猶徘徊。亦作方皇。 《史記·荆軻傳》仿偟不能去。 又《集韻》《韻會》撫兩切《正韻》妃兩切,𠀤方上聲。仿佛,見不審貌。 《揚雄·甘泉賦》仿佛其若夢。別作彷彿,髣髴,方弗,放弗,㑂佛,放𢘍,怳歘,音義𠀤同。
『徉』《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𠀤音羊。 《玉篇》彷徉也。 《廣韻》忀徉,徙倚也。 《廣雅》徜徉,戲蕩也。 《楚辭·招魂》彷徉無所倚,廣大無所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