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向善良,远离罪恶。
趋向善良,远离罪恶。
西汉·戴圣《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趋向善良,远离罪恶。《大戴礼记.礼察》:“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并列 趋于善良,远离罪恶。《大戴礼记·礼察》:“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而不自知也。”△褒义。多用于从善方面。
迁移:~居(搬家)。迁~。流~。 古代称流放的刑罚:~边(流放有罪的人到边远地区)。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 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 高明的,良好的:~策。~本。 友好,和好:友~。亲~。和~。 熟悉:面~。 办好,弄好:~后。 擅长,长(cháng )于:~辞令。多谋~断。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 好好地:~待。~罢甘休。 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 姓。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时间长:~古。~祖。长~。永~。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深奥:言近旨~。 姓。
避开:近君子,~小人。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 刑罚:判~。畏~。待~。请~。 苦难,痛苦:受~。
《唐韻》斯氏切《集韻》《韻會》想氏切《正韻》想里切,𠀤音壐。 《說文》本作𨑭。迻也。 《玉篇》遷也,避也。 《爾雅·釋詁》遷運,徙也。 《註》今江東通言遷徙。 《禮·經解》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 《史記·郭解傳》徙豪富茂陵。 《潘岳·閑居賦》孟母所以三徙也。 又謫戍曰徙。 《前漢·𨻰湯傳》廷尉增壽議免湯爲庶人,徙邊。 又《廣雅》仿佯,徙倚也。 《嚴忌·哀時命》獨徙倚而彷徉。 又踰月曰徙。 《禮·檀弓》祥而縞,是月𧝓,徙月樂。 又《集韻》相支切,音斯。縣名。 《前漢·地理志》蜀郡有徙縣。 又《集韻》抵徙擬手期翹也。
『善』《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音蟺。 《說文》吉也。 《玉篇》大也。 《廣韻》良也,佳也。 《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 又《詩·鄘風》女子善懷。 《箋》善,猶多也。 《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 《註》善謂多于前。 又《禮·曲禮·入國不馳註》馳善躙人也。 《疏》善猶好也,車馳則好行刺人也。 又《禮·王制註》善士謂命士也。 又《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 《疏》善猶解也。 又《禮·少儀》問道藝,曰:子習于某乎,子善于某乎。 《疏》道難,故稱習。藝易,故稱善。 又《前漢·西域傳》鄯善國,本名樓蘭王。 又與單通。 《前漢·匈奴傳》單于曰善于。 又《廣韻》姓也。 《呂氏春秋》善卷,堯師。 又《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繕。 《毛氏曰》凡善惡之善則上聲,彼善而善之則去聲。 《孟子》王如善之是也。○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善字俱無去聲。 又《正字通》與人交讙曰友善。 《史記·刺客傳》田光曰:所善荊卿可使也。 又與膳通。 《莊子·至樂篇》具太牢以爲善。 《集韻》或作嬗。
『罪』《廣韻》徂賄切《集韻》粗賄切,𠀤音㠑。 《說文》捕魚竹罔。 《易·解卦》君子以赦過宥罪。 《書·大禹謨》罪疑惟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