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形容心里十分烦乱。
宋 王思明《山居二首(其二)》:“随缘随份是生涯,莫使身心乱似麻。”
心中烦乱无绪,像一团乱麻。《群音类选.金钏记.斗草拾钏》:“失金心恐,情兴更无些,寻宝钏,拨残花,只愁打草反惊蛇,那娇娥心乱如麻,枉猜疑我拿。”《喻世明言》卷二九:“这红莲听得更鼓已是二更,心中想道:‘如何事了?’心乱如麻,遂乃轻移莲步,走至长老房边。”巴金《雾》六:“我现在心乱如麻,你不但不给我帮忙,反而来挖苦我,真正岂有此理!”亦作“心绪如麻”。《镜花缘》八三回:“此刻记了这个,忘了那个,及至想起那个,又忘了这个,真是心绪如麻。” 主谓 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形容心里烦乱,心神不定。杨沫《青春之歌》:“可是道静还是和老太太聊起天来,虽然她~。”△多用于形容心情烦躁、烦乱。→心烦意乱 ?心旷神怡。也作“心绪如麻”。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没有秩序:~套。紊~。凌~。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 混淆:~伦。败常~俗。 任意随便:~吃。~跑。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 横渡:~流。 治理:~臣。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布。~衣。~袋。~绳。~纺。 指“芝麻”:~酱。~油。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了。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痹。~醉。~木不仁。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子。 带细碎斑点的:~雀。~蝇。 喻纷乱:~乱。~沸。 姓。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 《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 《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 《玉篇》《廣韻》𠀤訓火藏。 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又本也。 《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 《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 《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 《註》得氣之本也。 《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又中也。心在身之中。 《詩序》情動于中。 《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 《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 《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 《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 《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又東方五度,宿名。 《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又《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 《註》氣主盛也。 又《月令》季夏祭先心。 《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又去聲。 《吳棫·韻補》息吝切。 《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又叶思眞切,音新。 《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又叶先容切,音松。 《詩·大雅》吉甫作頌,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 《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又叶思征切,音騂。 《揚子·太𤣥經》勤于心否貞。 又叶桑鳩切,音修。 《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又叶思敬切,音性。 《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 《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 《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乱』《正字通》俗亂字。 《唐韻》郞段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玩切,𠀤鑾去聲。紊也。 《爾雅·釋詁》亂,治也。 《說文》从乙。乙,治之也。 《玉篇》理也。 《書·臯陶謨》亂而敬。 《孔傳》有治而能敬謹。 又《盤庚》亂越我家。 《梓材》厥亂爲民。 《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 《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 又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 《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 《書·周官》制治於未亂。 《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 又兵寇也。 又事未定之時。 《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 《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 又樂之卒章曰亂。 《論語》關雎之亂。 又古賦末皆有亂,總一賦之終,發其要指也。 又《爾雅·釋水》水正絕流曰亂。 《註》橫流而濟之也。 《書·禹貢》亂于河。 《詩·大雅》涉渭爲亂。 又《韻補》叶力眷切,音戀。 《揚雄·交州牧箴》周公攝胙,白雉自獻。昭王陵遲,周室昏亂。 又叶力敬切,夌去聲。 《揚戲李正方贊》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
『如』《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𠀤音鴽。 《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 《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 《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又月名。 《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又語助辭。 《論語》恂恂如也。 《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又凉如。縣名。 《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又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 《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又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又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又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𠀤見《禪燈錄》。 又𤣎如,獸名。瞿如,鳥名。𠀤見《山海經》。 又通作而。 《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 《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又《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𠀤音茹。 《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 《註》舉去聲。 又《集韻》《類篇》𠀤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麻』《唐韻》《集韻》莫遐切《韻會》《正韻》謨加切,𠀤音蟆。 《玉篇》枲屬也。皮績爲布,子可食。 《爾雅·釋草》枲麻。 《疏》麻,一名枲。禹貢靑州云:厥貢岱畎絲枲是也。 《禮·內則》女子執麻枲學女事,以共衣服。 又大麻有實者名苴,無實者名枲。 《本草》雄者名枲麻,牡麻,雌者爲苴麻,茡麻。 又蕁麻。蕁本作䕭。見《本草圖經》。 又《詩·豳風》禾麻菽麥。 《禮·月令》食麻與犬。 《黃帝素問》麻麥稷黍豆,爲五穀。 《正字通》麻,卽油麻。 又胡麻。 《爾雅翼》胡麻,一名巨勝。 《正字通》言其大而勝,卽今黑芝麻也。 又疏麻。 《楚辭·九歌》折疏麻兮瑤華。 《註》疏麻,神麻也。 又升麻、天麻,皆藥名。 又樂器。鼗鼓名。 《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 《註》麻者,音槪而長也。 又固麻。 《南史·百濟傳》百濟國號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簷魯,如中國言郡縣也。 又《山海經》有壽麻國。 又地名。 《左傳·成十三年》晉師及秦師戰于麻隧。 《註》秦地。 又《後漢·蓋延傳》南伐劉永,進取麻鄕。 《註》麻鄕,縣名。 又姓。 《風俗通》齊大夫麻嬰之後,漢麻達,註論語。 又朝廷綸命曰麻。 《翰林志》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爲綸命,其後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用黃麻。 又《韻補》叶謨婆切。 《詩·齊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又叶眉波切,音摩。 《潘岳·河陽詩》曲蓬何以直,託身依叢麻。黔黎竟何常,政在成民和。 《六書正譌》从𣏟,音派,麻片也。从广人在屋下,治麻之意。俗作麻,从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