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摩意揣


   摩:揣测;揣:量度。用心揣摩测度。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īn mó yì chuǎi
成语注音 ㄒ一ㄣ ㄇㄛˊ 一ˋ ㄔㄨㄞˇ
成语简拼 xmyc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摩:揣测;揣:量度。用心揣摩测度。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薛逢《上中书李舍人启》:“心摩意揣,虑计神筹。”


成语典故

指用心体味忖度。唐.薛逢《上中书李舍人启》:“心摩意揣,虑计神筹。”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擦,蹭,接触:~擦。~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肩接踵。~顶放踵。 摸,抚:~弄。~挲(suō) 研究,切磋:观~。揣~(a.研究,仔细琢磨;b.估量,推测)。 古同“磨”,磨擦。

〔~挲(suō)〕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 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 料想,猜想:~料。~想。~外。

估量,忖度:~测。~摩。~度(duó)。~想。~情(忖度情理)。不~冒昧。 姓。

〔挣(zhèng)~〕见“挣”。 〔囊(nāng)~〕见“囊”。

放在衣服里:~着手。~在怀里。

古同“团”,聚集的样子。

捶击:“~而锐之,不可长保”。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心』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 《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 《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 《玉篇》《廣韻》𠀤訓火藏。  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又本也。 《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 《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 《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 《註》得氣之本也。 《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又中也。心在身之中。 《詩序》情動于中。 《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 《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 《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 《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 《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又東方五度,宿名。 《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又《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 《註》氣主盛也。  又《月令》季夏祭先心。 《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又去聲。 《吳棫·韻補》息吝切。 《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又叶思眞切,音新。 《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又叶先容切,音松。 《詩·大雅》吉甫作頌,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 《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又叶思征切,音騂。 《揚子·太𤣥經》勤于心否貞。  又叶桑鳩切,音修。 《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又叶思敬切,音性。 《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 《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 《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摩』

《唐韻》莫婆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𠀤音磨。 《說文》研也。 《廣韻》迫也。 《增韻》揩也。 《易·繫辭》剛柔相摩。 《註》相切摩也。 《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 《註》相切磋也。  又《樂記》陰陽相摩。 《註》猶迫也。 《戰國策》於是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 《註》摩言切近過之。  又揣摩也。 《鬼谷子》摩之符也內,內符者,揣之主也。抱薪趨火,燥者先然。平地注水,濕者先濡。  又《揚子·方言》滅也。𨻰之東鄙曰摩。 《史記·平準書》姦或盜摩錢裏取鎔。  又消摩。 《曹毗杜蘭香傳》消摩自可愈疾,香以藥爲消摩。  又《唐韻》《集韻》𠀤莫臥切,磨去聲。按摩也。 《孟子·爲長者折枝註》折枝案摩,折手節解罷枝也。  又《集韻》忙皮切,音糜。漢有施摩神,荆巫所祠。或作攠。  又古與靡磨𠀤通。

『意』

《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𠀤音䔬。志之發也。 《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 《禮運》非意之也。 《註》意,心所無慮也。 《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  又與抑通。 《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 《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 《論語》抑與之歟。 《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  又《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 《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  又叶乙力切,音億。 《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表垂乎常式。  又與臆通。 《賈誼·服賦》請對以意。 《史記》作臆。 《師古曰》叶韻音億。 《魏校曰》从心从音。意不可見而象,因言以會意也。

『揣』

《唐韻》初委切《集韻》《韻會》《正韻》楚委切,𠀤榱上聲。 《說文》量也,度高曰揣。 《六書統》量度也。以手求其耑意。一曰捫而察之也。  又凡稱量忖度皆曰揣。 《左傳·昭三十二年》計丈數,揣厚薄。 《孟子》不揣其本,而齊其末。 《戰國策》蘇秦𥳑練以爲揣摩。 《史記·高誘註》揣,定也。摩,合也。 《鬼谷子揣篇》善用天下者,必揣諸侯之情。  又《廣韻》試也,除也。  又姓。明永樂舉人揣本。  又《集韻》樞絹切,音釧。亦度也。  又船釧切,專去聲。  又尺兗切,音喘。義𠀤同。  又《唐韻》丁果切《集韻》《韻會》都果切《正韻》都火切,𠀤音朶。義同。  又搖也。或作挅。  又《集韻》朱惟切,音錐。 《說文》一曰捶之。 《老子·道德經》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註》揣,治擊也。梁𥳑文讀。  又主橤切,捶上聲。  又之瑞切,音惴。義𠀤同。  又《集韻》《韻會》𠀤徒官切,音團。與敦同。聚貌。 《馬融·長笛賦》冬雪揣封乎其枝。 《註》揣與團古通。◎按集韻,團音無椯,《正字通》揣椯兩註𠀤引,誤。  又《前漢·賈誼服賦》忽然爲人兮,何足控揣。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 《漢書註》揣與摶通。控摶,玩弄愛生之意。患,叶音環。 《史記》作控摶,索隱曰揣,量也。 《集韻》或作㪜。 《正韻》亦作𢰚。〇按《說文》揣,初委切。椯,兜果切,兩音各異,揣有朶音。亦後人因《說文》訓同字,形相似而互通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