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里偷闲


   偷:抽出;闲:空闲。比喻在繁忙中抽出一点时间。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áng lǐ tōu xián
成语注音 ㄇㄤˊ ㄌ一ˇ ㄊㄡ ㄒ一ㄢˊ
成语简拼 mlt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忙裏婾閑
成语英文 snatch a little leisure from a busy life
成语俄文 выкрáивать время(уклоняться от дела)
成语日文 忙(いそが)しい中(なか)暇(ひま)を盗(ぬす)む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偷:抽出;闲:空闲。比喻在繁忙中抽出一点时间。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原来阿妹去看瀑布,可谓“忙里偷闲”了。(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九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和答赵令同前韵》:“人生政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


成语典故

在繁忙中抽出一点空闲时间。宋.梅尧臣《和公仪龙图戏勉》诗:“岂意来嘲饭颗句,忙中唯此是偷闲。”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您会云雨的闹中取静,我寄音书的忙里偷闲。”明.无名氏《闹铜台》头折:“不瞒人说,我背着员外,与俺嫂子有些不明白的事,忙里偷闲,耍笑一会。”朱自清《论严肃》:“民间文学是被压迫的人民苦中作乐、忙里偷闲的表现,所以常常扮演丑角,嘲笑自己或夸张自己。” 偏正 在繁忙中挤出一点空闲的时间。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辈可谓~,苦中作乐。以八字为韵。’”△用于描写对待时间方面。→见缝插针 ?目不暇给 自顾不暇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事情多,没空闲:~乱。~活。~碌。手~脚乱。 急迫,急速地做:~于(忙着做某方面的事情)。不慌不~。 旧时田赋分期征收称“分忙”,有“上~”、“下~”之称。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 衣物的内层:被~。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 姓。

窃取,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窃。~吃。小~儿。 行动瞒着人:~~。~看。~听。~渡。~袭。~税。~天换日(喻暗中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以欺骗别人)。 抽出时间:~空儿。~暇。~闲。 苟且:~安。~生。~幸。~合苟容(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思以求容身。亦称“偷合取容”)。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忙』

《廣韻》莫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郞切,𠀤音茫。心迫也。 《增韻》悕也,宂也。 《杜甫·新婚別》暮婚晨告別,無乃太悤忙。  又姓。明有忙義,忙宗。  又與恾同。 《廣韻》怖也。

『里』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𠀤音裏。 《爾雅·釋言》里,邑也。 《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 《傳》里,居也。 《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 《前漢·𠛬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 《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  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  又憂也。 《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 《箋》里,憂也。  又姓。 《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 《註》里析,鄭大夫。  又百里、相里,複姓。  又地名。 《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 《註》南里,鄭地。  又山名。 《史記·封禪書註》高里山,在泰山下。  又《五代史·附錄》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 《註》沒里者,河也。  又古夫稱妻曰鄕里。 《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 《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  又《正韻》漢制:長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式,然後可以傳衆方。 《註》里,讀爲已,聲之誤也。 《釋文》里,音以。 《唐韻》良士切《集韻》《韻會》兩耳切,𠀤音里。 《說文》衣內也。 《詩·邶風》綠衣黃裏。  又《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  又治裏,謂道氣也。 《班固·幽通賦》單治裏而外凋兮。  又《類篇》良志切,音吏。義同。 《干祿字書》俗作裏。裏字作重下𧘇。

『偷』

《廣韻》託侯切《集韻》《韻會》《正韻》他侯切,𠀤透平聲。 《說文》苟且也。 《左傳·昭十三年》子產曰:晉政多門,貳偷之不暇。  又《禮·表記》安肆日偷。  又《爾雅·釋言》佻也。 《廣韻》盜也。 《管子·形勢解》偷得利,而後有害,偷得樂,而後有憂者,聖人不爲也。  又薄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趙孟之語偷。  又叶容朱切,音余。 《張衡·西京賦》敬愼威儀,示民不偷。我有嘉賔,其樂愉愉。聲敎布濩,盈溢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