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长者


   忠实厚道、年高望重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ōng hòu zhǎng zhě
成语注音 ㄓㄨㄥ ㄏㄡˋ ㄓㄤˇ ㄓㄜˇ
成语简拼 zhz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忠实厚道、年高望重的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七章:“当时的‘舆论’都称赞黎是‘忠厚长者’和‘稳健派’。”


成语典故

指忠实厚道、年高望重的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七章:“当时的‘舆论’都称赞黎(元洪)是‘忠厚长者’和‘稳健派’。”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诚心尽力:~心。~诚。~实。~告。~于。~魂。~义。~贞。效~。赤胆~心。~言逆耳。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的距离:~度。~薄(厚度)。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距离较大的,与“薄”相对:~纸。~重(zhòng )(a.又厚又重;b.丰厚;c.厚道而庄重)。 深,重(zhòng ),浓,多:~望。 不刻薄,待人好:~道(诚恳,宽容,“道”读轻声)。宽~。 重视,推崇:~此薄彼。 姓。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忠』

《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𠀤音中。 《說文》敬也。 《玉篇》直也。 《增韻》內盡其心,而不欺也。 《周禮·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 《疏》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謂言出于心,皆有忠實也。  又《六書精蘊》竭誠也。 《書·伊訓》爲下克忠。 《傳》事上竭誠也。  又不貳也。 《詩·邶風·北風箋》詩人事君無二志,勤身以事君,忠也。  又《廣韻》無私也。 《左傳·成九年》無私,忠也。 《後漢·任延傳》延曰:私臣不忠,忠臣不私。  又厚也。 《周語》忠非親禮。 《註》厚也。  又《諡法》危身奉上,險不辭難曰忠。  又州名。古巴東郡,唐置忠州。  又淵名。 《山海經》忠極之淵。  又叶陟良切,音張。 《漢溧陽長潘乾𥓓》彬文烈武,扶弱抑强。龕刈骾雄,流惡顯忠。

『厚』

《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𠀤𠋫上聲。 《說文》山陵之厚也。 《玉篇》不薄也,重也。 《易廣》博厚配天地。  又《戰國策》非能厚勝之也。 《註》厚,猶大也。  又《增韻》醲也。  又《廣韻》姓也。出《姓苑》。  又諡法,思慮不爽曰厚。

『者』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𠀤音赭。 《說文》別事詞也。从白𣥐聲。𣥐,古文旅字。 《韻會》今作者。 《玉篇》語助也。 《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 《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又《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又《韻補》叶掌與切。 《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 《註》索隱曰:者,協音渚。 《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又叶阻可切。 《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又叶之戈切。 《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兹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又《韻會》說文从白,當作者,今作者。◎按說文在白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者或从白𣏔聲。𣏔,古文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