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忧虑。一心忧虑国事,忘了自身安危。
忧:忧虑。一心忧虑国事,忘了自身安危。
《明史·于谦传》:“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晋书·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考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 姓。
不记得,遗漏:~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 孕,娠:~孕。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
《集韻》尤救切,音祐。 《玉篇》心動也。◎按《說文》集韻皆訓不動,惟玉篇訓心動。从心从尤。似應玉篇爲是。 《唐韻》《集韻》《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本作𢝊。今作憂。 《說文》愁也。 《爾雅·釋詁》思也。 《疏》憂者。愁思也。 《書·洪範》六極,三曰憂。 又疾也。 《禮·曲禮》某有負薪之憂。 《註》憂或爲疾。 又幽也。 《易·乾卦》憂則違之。 《註》謂時當幽隱也。 又辱也。 《易·繫辭》小人道憂也。 又居喪曰憂。 《書·說命》王宅憂。 又孕病曰憂。 《晉語》文王在母不憂。 又人憂則頭低垂。 《禮·曲禮》下于帶則憂。 《註》憂則低也。 又幽憂曰癙憂。 《詩·小雅》癙憂以痒。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凶禮哀邦國之憂。 又姓。出《姓苑》。 又《韻會》烏侯切,音謳。義同。 《集韻》作㥑。 又《集韻》《韻會》𠀤於救切。 《集韻》慮也。詩序,百姓見憂。徐邈讀。 又叶於希切,音衣。 《易林》不見叔姫,使伯心憂。 又叶衣虛切,音於。 《易林》出入休居,安止無憂。 《黃庭經》三神之樂由隱居,倏忽遊遨無遺憂。 又叶伊姚切,音妖。 《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驕,將可樂而不可憂。 又叶一笑切,音要。 《詩·王風》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 又《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繡,從子于鵠。旣見君子,云何其憂。鵠,居號切。 又叶於糾切,音黝。 《晉語》商之衰也,其銘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祇取憂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爲膏而,祇離咎也。 《集韻》本作𢝊,或作懮。 《說文》从心从頁。頁,首也。心憂則髮白。 又《字彙補》亦與𢖒同。《說文》憂和之行也。引《詩》布政憂憂。後人以𢝊愁之字从憂,遂以憂和之字从𢖒,浸失六書之原矣。
『忘』《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𠀤音亡。 《說文》不識也。 《增韻》忽也。 又遺也。 《書·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曰篤不忘。謂不遺也。 又《儀禮·士冠禮》壽考不忘。 《註》長有令名,不忽然而遽盡也。 又善忘,病也。 《莊子·達生篇》氣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 又坐忘,無思慮也。 《莊子·大宗師》回坐忘。 又《廣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𠀤音妄。 《韻會》棄忘也。 《增韻》遺忘也。 《周禮·地官·司刺》三宥,一曰遺忘。 又志不在也。 《左傳·隱七年》鄭伯盟,歃如忘。 《註》志不在于歃血也。 又《韓愈·別竇司直詩》中盤進橙栗,投擲傾脯醬。歡窮悲心生,婉戀不能忘。 《說文》从心从亡。會意。
『身』《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𠀤音申。 《說文》躬也,象人之身。 《爾雅·釋詁》我也。 《疏》身,自謂也。 《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 《廣韻》親也。 《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 《易·艮卦》艮其身。 又《繫辭》近取諸身。 《書·伊訓》檢身若不及。 《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又《詩·大雅》大任有身。 《傳》身,重也。 《箋》重爲懷孕也。 《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又告身。 《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 《註》索隱曰:身音捐。 又《韻補》叶尸連切。 《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