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样子。
《尚书·五子之歌》:“颜厚有忸怩。”
〔~怩(ní)〕不好意思,惭愧或不大方的样子,如“~~不安”、“~~作态”。
〔~怩(ní)〕不好意思,惭愧或不大方的样子,如“~~不安”、“~~作态”。
〔忸~〕见“忸”。
〔忸~〕见“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女六切,音朒。慙也。 《書·五子之歌》顏厚有忸怩。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女九切,音紐。習也。 《荀子·議兵篇》忸之以慶賞。 《註》忸與狃同。
『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女六切,音朒。慙也。 《書·五子之歌》顏厚有忸怩。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女九切,音紐。習也。 《荀子·議兵篇》忸之以慶賞。 《註》忸與狃同。
『怩』《唐韻》《集韻》《韻會》女夷切《五音集韻》年支切,𠀤音尼。 《說文》忸怩,慙也。从心尼聲。 《孟子》忸怩。 《註》慚色也。 又《正韻》年題切,音泥。義同。 又《廣韻》《韻會》𠀤尼質切,音暱,愧也。 本作㥾。或作怩。◎按女字孃母,年字泥母,當以孃母爲親也。蓋泥孃二母,徵音旣同,次濁又同,最易相犯。但泥字音在舌端,孃母音在舌上,雖同一次濁,然泥輕,而孃尤輕,此不可不辨。
『怩』《唐韻》《集韻》《韻會》女夷切《五音集韻》年支切,𠀤音尼。 《說文》忸怩,慙也。从心尼聲。 《孟子》忸怩。 《註》慚色也。 又《正韻》年題切,音泥。義同。 又《廣韻》《韻會》𠀤尼質切,音暱,愧也。 本作㥾。或作怩。◎按女字孃母,年字泥母,當以孃母爲親也。蓋泥孃二母,徵音旣同,次濁又同,最易相犯。但泥字音在舌端,孃母音在舌上,雖同一次濁,然泥輕,而孃尤輕,此不可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