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倚仗;岸忽:怠慢。自恃有功,傲慢无理。
恃:倚仗;岸忽:怠慢。自恃有功,傲慢无理。
《新唐书?鱼朝恩传》:“朝恩资小人,恃功岸忽无所惮。”
《新唐书?鱼朝恩传》:“朝恩资小人,恃功岸忽无所惮。”
依赖,仗着:仗~。有~无恐。~才傲物。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水边的陆地:河~。上~。两~。 高大:伟~(魁伟,高直)。魁~。 高傲:~忽(傲慢)。傲~。 头饰高戴,前额外露:~帻(把头巾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态度洒脱,不拘束)。 古同“犴”,乡间牢狱。
粗心,不注意:~视。疏~。~略。玩~职守。 迅速,突然:~而。~然。~地。~高~低。 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微(极言细微)。微~其微。
《唐韻》時止切《五音集韻》丞矢切,𠀤音市。 《說文》賴也。从心寺聲。 《廣韻》依也。 《詩·小雅》無母何恃。 又《集韻》丈里切,音峙。心不明也。 又《玉篇》《廣韻》《集韻》𠀤時史切,音侍。 《集韻》仗也。 或作㤄。
『功』《唐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𠀤音公。 《說文》以勞定國曰功。从力,工聲。 《廣韻》功績也。 《書·禹謨》九功惟敘。 又自以爲功曰功之。 《史記·信陵君傳》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爲公子不取也。 又功,毛詩作公。 《詩·小雅》以奏膚公。 《註》功也。 又《韻會》大功,小功,喪服名。謂治布有精麤之分。或作紅。史記漢書,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 又《廣韻》漢複姓。 《何氏姓苑》漢營陵令成功恢。禹治水告成功後爲氏。 又《韻補》叶姑黃切,音光。 《東方朔·七諫》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僞進而得當。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 又叶居銀切,音巾。 《司馬相如·子虛賦》騖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
『岸』《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𠀤音犴。 《說文》水厓而高者。 《爾雅·釋地》望厓洒而高岸。 《註》厓峻而水深曰岸。 《詩·衞風》淇則有岸。 《小雅》高岸爲谷。 又階也。 《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 《註》襄,高也。岸,殿階也。 又魁岸,雄傑也。 《前漢·江充傳》爲人魁岸。 《註》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 《唐書·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 又道岸。 《詩·大雅》誕先登于岸。 《註》道之極至處也。 又露額曰岸。 《後漢·馬援傳》帝岸幘見援。 又獄名。 《詩·小雅》宜岸宜獄。 《註》鄕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韓詩作犴。
『忽』《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骨切,音笏。 《說文》忘也。忽忽不省事也。 《晏子春秋·齊役者歌》忽忽矣,若之何。 又《廣韻》倏忽也。 《爾雅·釋詁》盡也。 《註》忽然盡貌。 《左傳·文五年》臯陶庭堅,不祀忽諸。 又滅也。 《詩·大雅》是絕是忽。 《傳》忽,滅也。 又《集韻》輕也。一蠶爲一忽,十忽爲一絲。 《劉德曰》忽,蜘蛛網也。 又慢忽也。 《後漢·崔駰傳》公愛班固而忽崔駰。 又忽荒,空無著也。 《賈誼·服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 又姓。明有忽忠,忽明。 又通作曶。 《前漢·揚雄傳》時人皆曶之。 《註》與忽同。 又仲忽,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作中曶。 亦通作笏。 《儀禮·士喪禮》竹笏。 《註》今文笏作忽。 亦通作芴。 《荀子·正名篇》芴然而粗。 《註》與忽同。無根本貌。 又叶火一切,音翕。 《前漢·班固敘傳》元元本,木數始於一,產氣黃鍾,造計杪忽。 又叶許月切,音血。 《陸機·雲賦》盈八紘以餘憤,雖彌天其未泄。豈假期于遷晷,邁崇朝而倏忽。 《說文》从心勿聲。 《長箋》亦書作𢗘。◎按今字,皆从小篆出,止可依《說文》疏解,如忽字,借義通義甚多,而精蕰正譌必援古文大篆,以折今文,則衆義皆可廢矣。說今文之字,惟从今文,駁正經史借用處,則字義已明,不必過爲迂論臆斷也。凡諸部字,不多引精蕰正譌辨駁者,俱倣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