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功矜宠


   恃:倚仗;矜:自尊自大。倚仗自己有功受宠而作威作福。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ì gōng jīn chǒng
成语简拼 sgjc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恃:倚仗;矜:自尊自大。倚仗自己有功受宠而作威作福。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安得诲传》:“虽其尽忠劳心,时有补益,而恃功矜宠,威福自出。”


成语典故

《新五代史?安得诲传》:“虽其尽忠劳心,时有补益,而恃功矜宠,威福自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依赖,仗着:仗~。有~无恐。~才傲物。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怜悯,怜惜:~悯(怜悯)。~惜。~恤。 自尊,自大,自夸:~夸。~伐。~恃。骄~。 庄重,拘谨:~持。~重(zhòng )。

矛柄。

同“鳏”。

爱:~爱。~儿。~信。~幸。得~。失~。争~。 纵容,偏爱:别把孩子~坏了。 妾:纳~。 推崇:尊~。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恃』

《唐韻》時止切《五音集韻》丞矢切,𠀤音市。 《說文》賴也。从心寺聲。 《廣韻》依也。 《詩·小雅》無母何恃。  又《集韻》丈里切,音峙。心不明也。  又《玉篇》《廣韻》《集韻》𠀤時史切,音侍。 《集韻》仗也。 或作㤄。

『功』

《唐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𠀤音公。 《說文》以勞定國曰功。从力,工聲。 《廣韻》功績也。 《書·禹謨》九功惟敘。  又自以爲功曰功之。 《史記·信陵君傳》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爲公子不取也。  又功,毛詩作公。 《詩·小雅》以奏膚公。 《註》功也。  又《韻會》大功,小功,喪服名。謂治布有精麤之分。或作紅。史記漢書,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  又《廣韻》漢複姓。 《何氏姓苑》漢營陵令成功恢。禹治水告成功後爲氏。  又《韻補》叶姑黃切,音光。 《東方朔·七諫》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僞進而得當。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  又叶居銀切,音巾。 《司馬相如·子虛賦》騖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

『矜』

《唐韻》《集韻》巨巾切《韻會》《正韻》渠巾切,𠀤音㨷。 《說文》矛柄。 《史記·主父偃傳》起窮巷,奮棘矜。 《註》矜者,戟鋋之杷也。 《揚子·方言》矜謂之杖。 《註》矛戟,矜卽杖也。 《集韻》或作𥎊㮗,通作槿。  又《廣韻》巨斤切《集韻》渠斤切,𠀤音勤。  又《集韻》渠京切,音擎。義𠀤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居陵切,音兢。 《六書略》矜本矛柄,因音借爲矜憐之矜。 《爾雅·釋訓》矜憐,撫掩之也。  又《釋言》苦也。 《註》可矜憐者亦辛苦。 《書·泰誓》天矜于民。 《詩·小雅》爰及矜人。 《註》貧窮可憐之人也。 《公羊傳·宣十五年》見人之厄則矜之。 《註》矜,憫也。  又《小爾雅》惜也。 《書·旅獒》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註》矜,憐惜之意。 《傳》矜持也。  又《博雅》危也。 《詩·小雅》居以凶矜。 《箋》凶危之地,謂四裔也。  又哀也。 《揚子·方言》齊魯之閒曰矜。  又遽也。 《揚子·方言》秦晉或曰矜。或曰遽。  又自賢曰矜。 《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公羊傳·僖九年》矜之者何。猶曰莫若我也。 《註》色自美大之貌。 《管子·法法篇》彼矜者滿也,細之屬也。 《註》滿招損,小人之類也。  又莊以持已曰矜。 《論語》君子矜而不爭。  又敬也。 《孟子》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  又尚也。 《賈誼·治安策》嬰以廉恥,故人矜節行。  又竦也。 《張衡·思𤣥賦》魚矜鱗而幷凌。  又《詩·小雅》矜矜兢兢。 《註》羊羣堅强也。  又《集韻》居覲切,兢去聲。亦憐也。  又《集韻》《韻會》姑頑切《正韻》姑還切。𠀤與瘝同。 《後漢·和帝紀》寤寐恫矜。 《註》病也。  又同鰥。 《詩·大雅》不侮矜寡。 《禮·王制》老而無妻者謂之矜。 《集韻》通作𩶊𥎅。 《琅邪代醉編》鰥寡之鰥,禮記作矜。哀矜之矜,前漢于定國傳作鰥。二字通聲互用也。 《六書正譌》矜从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