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己及人


   恕:宽恕。宽恕自己,推及别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ù jǐ jí rén
成语注音 ㄕㄨˋ ㄐ一ˇ ㄐ一ˊ ㄖㄣˊ
成语简拼 sjjr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恕:宽恕。宽恕自己,推及别人。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宋·曾巩《节相制》:“束发修身,有恕己及人之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慈心于物,恕己及人。”


成语典故

宽恕自己,推及别人。即对别人就像对自己一样宽恕。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慈心于物,恕己及人。”唐.张说《祭崔侍郎文》:“泛交而客博,好施而能均,欲人规已,恕己及人。”宋.曾巩《节相制》:“束发修身,有恕己及人之志;历官行事,有承流宣化之勤。”亦作“恕己及物”。物:指人。唐.白居易《策林.王泽流,人心感》:“夫恕己及物者无他,以心度心,以身观身,推其所为以及天下者也。” 述补 把宽恕自己,推广到宽恕他人。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慈心于物,恕己及人。”宋· 曾巩《节相制》:“束发修身,有~之志,厉官行事,有承流宣化之勤。”△褒义。多用于称赞有志之人的节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作“恕己及物”。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原谅,宽容:~宥。~谅。~罪。宽~。饶~。~我直言。 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道。忠~。

对别人称本身:自~。知~。反求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从后头跟上:来得~。赶不~。 达到:~格。~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过犹不~。 趁着,乘:~时。~早。~锋而试。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恕』

《唐韻》《集韻》《韻會》商署切《正韻》商豫切,𠀤書去聲。 《說文》仁也。 《傳曰》仁者,必恕而後行也。 《禮·中庸疏》恕,忖也,忖度其義於人也。 《論語》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程註》恕者,仁之施也。 《朱註》恕非寬假之謂。  又曰:推已及物爲恕。 《說文》長箋》如心爲恕,會意。

『己』

《唐韻》居擬切《集韻》《韻會》苟起切《正韻》居里切,𠀤音紀。 《廣韻》身也。 《韻會》對物而言曰彼己。 《書·大禹謨》舍己從人。 《禮·坊記》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  又《韻會》私也。 《論語》克己復禮。  又《釋名》紀也。 《詩·小雅》式夷式己。 《箋》爲政當用平正之人,用能紀理其事也。  又日名。 《說文》己,中宮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己承戊,象人腹。 《爾雅·釋天》太歲在己曰屠維,月在己曰則。 《禮·月令》季夏之月,其日戊己。 《註》己之爲言起也。  又官名。 《後漢·西域傳》元帝置戊己校尉,屯田於車師前王庭。 《註》戊己中央,鎭覆四方。  又開渠播種,以爲厭勝,故稱戊己焉。  又《集韻》口已切,音起。姓也。 《詩·商頌》韋顧旣伐,昆吾夏桀。 《箋》顧昆吾,皆己姓也。

『及』

《唐韻》其立切《集韻》《韻會》極入切《正韻》忌立切,𠀤琴入聲。 《說文》逮也。从又从人。 《徐曰》及,捕人也。會意。 《廣韻》至也。  又《韻會》旁及,覃被也。 《詩·大雅》覃及鬼方。 《周頌》燕及皇天。  又《增韻》連累也。 《左傳·隱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又兼與之辭。 《左傳·宣七年》與謀曰及。  又《後漢·黨錮傳》張儉等八人爲八及,言能導人追宗也。  又《韻補》叶極業切。 《詩·大雅》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人』

《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