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恑憰怪


   谓离奇怪异。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uī guǐ lián guài
成语注音 ㄏㄨㄟ ㄍㄨㄟˇ ㄌ一ㄢˊ ㄍㄨㄞˋ
成语简拼 hglg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离奇怪异。


成语示例


凡天地之内恢恑憰怪,身世之间交互纬繣,千容万状,皆用以资为状,夫然后谓之有诗。清·钱谦益《书瞿有仲诗卷》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庄子·齐物论》:“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成语典故

《庄子?齐物论》:“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复〕变成原来的样子,如“健康已经~~”。 弘大,发扬:~张。~弘。~廓。

变异:“恢~憰怪。” 反悔。 独立的样子。

古同“谲”,欺诈。

奇异,不平常:~诞(离奇古怪)。~事。~物。~讶。~圈(quān )。~话。~异。奇形~状。 惊奇:大惊小~。~不得。 传说中的妖魔之类:鬼~。妖~。 性情乖僻或行为异样的人:~癖(古怪的癖好)。~僻(古怪)。 很,非常:~好的天气。 怨,责备:不~你。~罪。~怨。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恢』

《唐韻》苦回切《集韻》《正韻》枯回切,𠀤音魁。 《說文》大也。从心灰聲。 《韻會》謂志大也。  又《增韻》大之也。  又《玉篇》《集韻》《韻會》𠀤苦虺切。 《集韻》大也。一曰恢恑,譎怪。  又叶空胡切,音枯。 《道藏歌》五老監䰟戒,心端情自恢。身度水火官,名入九龍廬。 或作㷇。

『恑』

《唐韻》過委切《集韻》古委切,𠀤音詭。 《說文》變也。 《玉篇》異也。 《廣韻》悔也。  又《集韻》虞爲切,音危。獨立貌。◎按《說文》恑字从心,與詭字从言音同義別。字彙同詭,誤。

『憰』

《唐韻》《集韻》𠀤古穴切,音玦。 《說文》權詐也。从心矞聲。言詭曰譎,心詭曰憰。

『怪』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壞切,乖去聲。 《說文》異也。 《增韻》奇也。 《風俗通》怪者,疑也。 《白虎通》異之言怪也。凡行之詭異曰怪。 《中庸》索隱行怪。  又狀貌之瑰異亦曰怪。 《書·禹貢》鉛松怪石。  又《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  又氣變常,人妖物孽曰怪。 《揚子·太𤣥經》怪分靑赤白黑黃,皆物怪也。  又怪哉,驚歎之詞。  又姓。 《春秋元命苞》炎帝臣怪義。  又通作傀。 《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傀異烖。 《註》傀猶怪也。舊音怪。俗遂作怪。  又叶古僞切,音貴。 《馬融·長笛賦》波散廣衍,實可異也。牚距劫遌,又足怪也。 《易林》五心六意,岐道多怪。非君本懷,生我恨悔。  又叶古懷切,音乖。 《元稹·痁臥詩》一生常苦節,三省詎行怪。 《周伯琦曰》从心圣聲。圣音怪。俗作恠,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