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老人,怜惜穷人。
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
周济老人,怜惜贫民。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这相公爱民忧国无偏党,发政施仁有激昂。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扶弱摧强。”明.陈汝元《金莲记.焚券》:“止为恤老怜贫,敢曰疏财仗义。我不任德,尔何谢恩。” 并列 救济老年人,怜惜贫苦人。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这相公爱民忧国无偏党,发政施仁有激昂。~,视民如子,起死回生,扶弱摧强。”△多用于描写爱民。
对别人表同情,怜悯:~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 救济:~金。抚~。 忧虑:~~(忧虑的样子)。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当益壮。~朋友。~练。~化。少年~成。~马识途。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人家。~大爷。 极,很:~早。~羞成怒。 老年人:敬~院。扶~携幼。~有所为(wéi )。 晚年:~年。~境。 敬老,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总是,经常:~是生病。 原来的:~地方。 与“嫩”相对:黄瓜长~了。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大。~鹰。~倭瓜。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 死的讳称:~了。 〔~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 姓。
哀怜:~悯。~恤。可~。同病相~。 爱:~才(爱惜人才)。~念。~爱。爱~。~香惜玉(因香、玉可供玩赏,使人起怜爱之心,特指对女子的爱惜)。顾影自~。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穷。~寒。~民。清~。 缺乏,不足:~乏。~血。~瘠。 絮烦可厌:~相(xiàng )。~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 僧道谦称:~道。~僧。
《唐韻》辛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𠀤音戌。 《說文》憂也。从心血聲。 《書·盤庚》永敬大恤。 《詩·小雅》出則銜恤。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恤禮哀𡨥亂。皆訓憂也。 又收也,賑也。 《周禮·地官》六行,孝友睦婣任恤。 《註》恤,振憂貧者。 《通論》振貧老曰恤。 又《增韻》愍也,災危相憂也。 《周禮·地官》十二敎,八曰以誓敎恤,則民不怠。 《疏》民有厄喪,敎相憂恤也。 又相憂曰恤。 《周禮·地官》八𠛬,六曰不恤之𠛬。 《鄭司農註》恤謂相憂也。 又恤恤,憂患貌。 《左傳·昭十二年》且言曰:恤恤乎。 又作卹。 《詩·唐風·小序》不恤其民也。 《註》恤,亦作卹。 《周禮·春官·典瑞》以卹凶荒。 《註》卹者,開府庫振救之。 又姓。晉大夫恤由。 心血爲恤,蓋心戌然而慘惻之若已身之有患也。
『老』《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𠀤音栳。 《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 《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 《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 《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又《詩·鄭風》與子偕老。 《疏》沒身不衰也。 《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 又《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又《儀禮·聘禮》授老幣。 《註》老賔之臣。 《疏》大夫家臣稱老。 又《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 《註》卿老亦卿也。 又《禮·王制》天子之老。 《註》老謂上公。 又《禮·禮運》三老在學。 《註》乞言,則受之三老。 《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 《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又《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 《註》老,致仕也。 又《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又姓。 《廣韻》宋有老佐。 又《韻補》叶朗口切。 《釋名》老,朽也。 《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又《韻補》叶滿補切,姥當以此得聲。 《班固·西都賦》若臣者,徒觀迹於舊墟,聞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
『怜』《唐韻》《集韻》𠀤郞丁切,音靈。 《玉篇》心了也。 又《集韻》靈年切,音連。與憐同。 《韋應物休暇東齋詩》捫竹怜粉汚。 又《五音集韻》朗鼎切,音𥵝。憭也。 《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𠀤音蓮。 《說文》哀也。 《吳越春秋河上歌》同病相憐。 又《廣韻》愛也。 《魯連子引古諺》心誠憐,白髮元。 又《集韻》離珍切,音鄰。義同。 《楚辭·九辯》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叶上生。 俗作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