恫瘝在身


   恫:疼痛;瘝: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ōng guān zài shēng
成语注音 ㄊㄨㄥ ㄍㄨㄢ ㄗㄞˋ ㄕㄥ
成语简拼 tgzs
感情色彩 褒义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英文 have the sufferings of the people at heart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恫:疼痛;瘝: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地万物为一体,处处~,非特一诗人云尔也。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第二卷:“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处处恫瘝在身。”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吓(hè)〕恐吓,吓(xià )唬。

病;痛苦:痌~在抱(喻关怀人民的疾苦)。 旷废:“非人其吉,惟货其吉,若时~厥官。”

存,居:存~。健~。青春长~。 存留于某地点:~家。~职。~位。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乎。事~人为。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种地。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逃。~望。~握。~理。~朝(cháo )。~野。~世。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所不辞。无所不~。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 孕,娠:~孕。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恫』

《唐韻》《正韻》他紅切《集韻》《韻會》他東切,𠀤音通。 《說文》痛也。从心同聲。 《詩·大雅》神罔時恫。 《集韻》或作痌恿。  又呻吟也。 《顏師古·正俗》關中謂呻吟爲呻恫。  又《集韻》吐孔切,音捅。義同。  又《廣韻》《韻會》𠀤徒弄切,音洞。憁恫。不得志也。 《史記·蘇秦傳》恫疑虛喝。

『瘝』

《字彙》𤸄本字。

『身』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𠀤音申。 《說文》躬也,象人之身。 《爾雅·釋詁》我也。 《疏》身,自謂也。 《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 《廣韻》親也。 《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 《易·艮卦》艮其身。  又《繫辭》近取諸身。 《書·伊訓》檢身若不及。 《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又《詩·大雅》大任有身。 《傳》身,重也。 《箋》重爲懷孕也。 《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又告身。 《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 《註》索隱曰:身音捐。  又《韻補》叶尸連切。 《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