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籍盈指


   犹恶贯满盈。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è jí yíng zhǐ
成语注音 ㄜˋ ㄐ一ˊ 一ㄥˊ ㄓˇ
成语简拼 ejyz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惡籍盈指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恶贯满盈。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此非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恶籍盈指,非大善不可复挽。”何垠注:“恶籍盈指,犹言恶事纪载已满,不胜指也。”


成语典故

犹恶贯满盈。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此非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恶籍盈指,非大善不可复挽。”何垠注:“恶籍盈指,犹言恶事纪载已满,不胜指也。” 见“恶贯满盈”。《聊斋志异·龙飞相公》:“此非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非大善不可复挽。”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不好:~感。~果。~劣。~名。丑~。 凶狠:~霸。~棍。险~。凶~。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贯满盈。

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可~。厌~。好(hào)~。

〔~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噁)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是何言也!

书,书册:古~。书~。经~。典~。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贯。户~。国~。学~。 登记:~没(mò)。~吏民。 征收:~田。 〔~~〕❶形容纷扰很大;❷形容名声很大;❸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 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

充满:~满。~溢。充~。沸反~天。 多余:~余。~亏。~利。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雨。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着。~画。~南针。~手画脚。 点明,告知:~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形容极为愤怒)。 意向针对:~标。~定。 古同“旨”,意义,目的。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籍』

《廣韻》《集韻》《韻會》秦昔切《正韻》前歷切,𠀤音踖。 《玉篇》書籍。 《尚書·序疏》籍者,借也。借此𥳑書以記錄政事,故曰籍。 《左傳·昭十五年》王謂籍談曰:昔而高祖,司晉之典籍。  又戸籍。 《史記·蕭何世家》高祖入關,何獨先走丞相府,收圖籍,以是具知天下戸口阨塞。  又尺籍,所以書軍令。  又門籍。置牒于門,以案出入。 《前漢·元帝紀》令從官給事宮司馬門中者,得爲父母兄弟通籍。 《註》籍者,爲尺二竹牒,記其年紀、名字、物色,挂之宮中,案省相應,乃得入也。  又租籍。 《管子·國蓄篇》租籍者,所以彊求也。 《註》在工商曰租籍。  又籍田。 《禮·祭義》天子爲籍千畝,諸侯爲籍百畝。 《詩疏》籍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謂之籍田。 《五經要義》天子籍田以供上帝之粢盛,所以先百姓而致孝享也。籍,蹈也。言親自蹈履于田而耕之也。  又籍籍,語聲也。 《前漢·江都易王傳》國中口語籍籍。  又狼籍。 《史記·蒙恬傳》此四君者皆爲大失,以是籍于諸侯。 《註》言惡聲狼籍,布于諸國。  又姓。晉籍談,漢籍福。  又《正韻》詞夜切,音謝。 《前漢·義縱傳》治敢往少溫籍。 《註》言無所含容也。  又地名。 《史記·秦本紀》靈公十年城籍姑。 《括地志》籍姑,在同州韓城縣北三十五里。  又叶檣龠切《左思·詠史詩》陳平無產業,歸來翳負郭。長卿還成都,壁立何廖廓。四賢豈不偉,遺烈光篇籍。

『盈』

《唐韻》以成切《集韻》《韻會》怡成切《正韻》餘輕切,𠀤音嬴。 《說文》滿器也。 《博雅》滿也,充也。 《易·豐彖》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詩·齊風》雞旣鳴矣,朝旣盈矣。 《左傳·莊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 《禮·禮運》月生三五而盈,三五而闕。  又《祭義》樂主其盈。 《註》猶溢也。  又《揚子·方言》魏盈,怒也。燕之外郊,朝鮮冽水之閒,凡言呵叱者,謂之魏盈。  又國名。 《山海經》大荒南有盈民之國。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諸蠻有盈州。  又姓。晉欒盈之後。  又古通作嬴。 《正韻》盈縮,過曰盈,不及曰縮。 《史記·蔡澤傳》進退盈縮。 《天官書》作嬴縮。 《古詩》盈盈樓上女。 《註》盈同嬴,容也。  又叶與章切,音陽。 《張籍·祭韓愈詩》新亭成未登,閉在莊西廂。書札與詩文,重疊我笥盈。 《說文徐註》夃,古乎切,益多之義也。古者以買物多得爲夃,故从夃。買物多得當爲𡕔字。

『指』

《唐韻》職雉切《集韻》《韻會》軫視切,𠀤音旨。 《說文》手指也。 《易·說卦》艮爲指。 《疏》取其執止物也。 《左傳·宣四年》子公之食指動。 《疏》一巨指,二食指,三將指,四無名指,五小指。  又《定十四年》以戈擊闔廬傷將指。 《註》足,大指也。言其將領諸指。足之用力,大指居多。手之取物,中指爲長。故足以大指爲將,手以中指爲將。  又《廣韻》斥也。 《易·繫辭》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疏》各斥其爻卦之所適也。  又示也。 《禮·玉藻》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 《前漢·蕭何傳》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註》指示者,以手指示之。  又《增韻》指麾也。 《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 《註》指事使人也。 《前漢·賈誼傳》頤指如意。 《註》但動頤指麾,則所欲皆如意。  又直指,官名。 《前漢·武帝紀》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衣繡衣,杖斧,分部,逐捕羣盜。  又與旨恉通。意向也。 《書·盤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 《前漢·孔光傳》不希指苟合。 《註》希望天子之旨意也。  又歸趣也。 《孟子》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前漢·河閒獻王傳》文約指明。 《註》指,謂義之所趨,若人以手指物也。  又美也。 《荀子·大略篇》不時宜,不敬交,不驩欣,雖指非禮也。 《集韻》或从月作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