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撒手


   ①比喻人至绝境,只能另作选择,义无反顾。②指在紧急关头,放下一切不管。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uán yá sā shǒu
成语注音 ㄒㄨㄢˊ 一ㄚˊ ㄙㄚ ㄕㄡˇ
成语简拼 xyss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懸崕撒手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①比喻人至绝境,只能另作选择,义无反顾。②指在紧急关头,放下一切不管。


成语示例


余小华《返青》:“多好的姑娘,本来她完全来得及退步抽身,悬崖撒手,可是她没有。”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苏州永光院真禅师》:“直须悬崖撒手,自肯承当。”


成语典故

ㄒㄩㄢˊ ㄧㄚˊ ㄙㄚ ㄕㄡˇ xuán yá sā shǒu 932 ① 比喻人至绝境,只能另作选择,义无反顾。《景德传灯录.苏州永光院真禅师》:“直须悬崖撒手,自肯承当。”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百:“坐我三薰三沐之,悬崖撒手别卿时。” 偏正 人处绝境、困境,或另作选择,或撒手不管。《景德传灯录·苏州永光院真禅师》:“直须~,自肯承当。”余小华《返青》:“呵,多好的姑娘,本来她完全来得及退步抽身,~,可是她没有。”△常用于人处逆境中对生活的态度。→撒手登崖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挂,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断。~案。~而未决。 距离远:~隔。~殊。 危险:~崖。~乎(“乎”读轻声)。 公开提示:~赏。

高地的边,陡立的山边:山~。悬~。~谷。~壑。~壁。~葬(悬棺葬)。~岸。悬~勒马。 边际:~略(大略,梗概)。

放开,发出:~手。~网。~谎(说谎)。~气。 尽量施展或表现出来:~刁。~奸。~娇。~欢儿。~野。~酒疯。 姓。

散播,散布,散落:~种(zhǒng)。~播。把酒端平,别~了。 姓。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拿着:人~一册。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小巧易拿的:~枪。~册。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崖』

《集韻》《韻會》《正韻》𠀤宜佳切,音睚。 《說文》高邊也。从屵,圭聲。 《徐曰》水邊有垠堮也。無垠堮而平曰汀。 《郭璞·江賦》觸曲崖以縈繞。  又珠崖,郡名。在南海,漢武帝置,地居海中,產珠,故曰珠崖,亦曰朱崖。  又洪崖,仙人名。 《郭璞·遊仙詩》右拍洪崖肩。  又不和物曰崖岸。宋張詠性剛介,自號乖崖,言乖則違衆,崖不和物也。  又《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𠀤音儀,義同。○按《說文》厂部厓訓山邊,屵部崖訓高邊,分厓崖爲二,韻會因之,以山邊屬睚音,高邊屬儀音,似泥。

『撒』

《集韻》《韻會》𠀤桑葛切,音薩。散之也。一曰放也。 《吳志·潘濬傳註》孫權數射雉,濬諫之,出見雉翳,手自撒壞。 《正字通》今俗云撒手,撒潑,皆用撒。  又姓。洪武中舉人撒仲謙。  又《六書故》本作𢴻。山戛切,音煞。擲也。互見𢲳字註。 《集韻》或作攃。 《韻會》《正韻》俗攃字。

『手』

《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 《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 《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 《師古註》及掌謂之手。 《易·說卦》艮爲手。 《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 《禮·玉藻》手容恭。  又以手執器亦曰手。 《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 《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 《註》言手擊之。  又叶尸周切,音收。 《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又叶賞呂切,音黍。 《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又叶矧視切,音矢。 《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又《說文》拳也。 《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