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李氏绝笔之本,悬若日月焉,方之五臣,犹虎狗、凤鸡耳!”
像太阳和月亮高高挂在天空一样。形容作品有永恒的生命力。宋.王谠《唐语林.文学》:“世人多谓李氏立意注《文选》,过为迂繁,徒自骋学,且不解文意,遂相尚习五臣者,大误也……李氏绝笔之本,悬若日月焉,方之五臣,犹虎狗、凤鸡耳!”
挂,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断。~案。~而未决。 距离远:~隔。~殊。 危险:~崖。~乎(“乎”读轻声)。 公开提示:~赏。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 约计:~干(gān )。~许。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顺从:“曾孙是~。”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般若〕见“般3”。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与“夜”相对:~班。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 某一天:纪念~。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时候:春~。往~。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 特指“日本国”。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计时单位:一~。~份。岁~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唐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正韻》日灼切,𠀤音弱。 《說文》若,擇菜也。 又《玉篇》杜若,香草。 《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 《夢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 又順也。 《書·堯典》欽若昊天。 《傳》敬順也。 《詩·小雅》曾孫是若。 又汝也。 《儀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 《晉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 又如也。 《書·盤庚》若網在綱。 又乃也。 《周語》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 又語辭。 《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 《疏》若者,不定之辭也。 又《前漢·武帝紀》民年九十以上,爲復子若孫。 《註》若者,豫及之辭也。 又若若,垂貌。 《前漢·石顯傳》印何纍纍綬若若耶。 又《莊子·秋水篇》向若而歎。 《註》若,海神。 又歲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 又若木。 《淮南子·地形訓》若木在建木西。 《楚辭·天問》若華何光。 《註》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華乎。 又水名。 《水經注》若水東南流,鮮水注之。 又姓。 《正字通》漢下邳相若章。 又《廣韻》人者切,音惹。乾草也。 又般若,梵語謂智慧也。 《晉書·曇霍傳》霍持一錫杖,令人跪,曰:此是波若眼。 又《韻會》浮屠所居,西域謂之蘭若。 《柳宗元文》蘭若眞公。 《註》官賜額者爲寺,私造者爲招提、蘭若。 又人賒切,音婼。蜀地名。 《前漢·地理志》若屬南郡,春秋傳作鄀。 《唐韻古音》讀汝三略,尊𤰞相若,强弱相虜。古人讀若字爲汝,故傳記之文,多有以若爲汝者。《史記·項羽本紀》云:吾翁卽若翁,《漢書》云吾翁卽汝翁,此可據也。
『日』《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𠀤音𦨙。 《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 《博雅》君象也。 《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 《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又《說卦》離爲火爲日。 《周禮·天官·九𡣕註》日者天之明。 《禮·祭義》日出於東。 《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 《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 《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 《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 《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又《洪範》五紀,三曰日。 《傳》紀一日。 《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又《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 《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又《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 《註》日,往日也。 又《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 《註》皆典歷數者。 又《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𠋫時日,通名日者。 又《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又《韻補》叶而至切。 《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 《類篇》唐武后作𡆠。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厥切,音軏。 《說文》闕也。太隂之精。 《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 《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 《禮·祭義》月生於西。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 《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 《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又《洪範》二曰月。 《傳》所以紀一月。 《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禮·禮運》月以爲量。 《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又外國名。 《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又《韻補》叶危睡切。 《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又叶魚橘切。 《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 《類篇》唐武后作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