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车束马


   形容险阻。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uán chē shù mǎ
成语注音 ㄒㄨㄢˊ ㄔㄜ ㄕㄨˋ ㄇㄚˇ
成语简拼 xcsm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懸車束馬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险阻。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公卷甲北塞,悬车束马,遂得策预葭萌,勋参绵竹。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国语·齐语》:“悬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韦昭注:“太行、辟耳,山名也。拘夏,辟耳之溪也。三者皆山险溪谷,故悬钩其车,偪束其马以渡。”


成语典故

形容行路艰难。康有为《夜宿沙河》诗: “沙河荒城带落日,悬车束马入土室。” ●《国语·齐语》: “[齐桓公] 西征攘白狄之地,至于西河,方舟设泭,乘桴济河,至于石枕。悬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西服流沙、西吴……岳滨诸侯莫敢不来服。”攘 (rang): 侵夺。春秋齐桓公西攘白狄,途经太行时,因山路险隘,行程艰难,故挂牢车子,包裹马脚,以防跌滑,遂征服西方。 并列 悬钩其车,逼束其马。《国语·齐语》:“~,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多用于形容溪谷间山势险峻,道路险阻。也作“悬兵束马”。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挂,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断。~案。~而未决。 距离远:~隔。~殊。 危险:~崖。~乎(“乎”读轻声)。 公开提示:~赏。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驾(帝王的马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之鉴。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水~。 用水车打水:~水。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床。 用旋床加工工件:~零件。 方言,转动身体:~身。~过头来。 姓。

象棋棋子之一。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 事情的结末:收~。结~。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束』

《唐韻》書玉切《集韻》《韻會》輸玉切《正韻》式竹切,𠀤音㑛。 《說文》縛也。徐曰:束薪也。 《詩·周南》白茅純束。  又五疋爲束。 《禮·雜記》納幣一束。  又五十矢爲束。 《詩·周頌》束矢其搜。  又脯十脡曰束。 《穀梁傳·隱元年》束脩之肉,不行境中。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束州,趙地。  又姓。 《統譜》望出南陽,漢疏廣後,避難改爲束。  又《韻會》春遇切《周禮·註疏》詩注切,𠀤音戍。約也。 《周禮·司約註》言語之約束。約音要。 《史記·漢高紀》待諸侯至,定要束耳。  又叶所律切,音率。 《蔡邕·筆賦》削文竹以爲管,如桼絲之纏束。形條搏以直端,染元黃以定色。 从木从口,與朿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