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见势竭


   情:真情;见:通“现”,暴露;势:形势。指真情败露,声势衰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íng xiàn shì jié
成语注音 ㄑ一ㄥˊ ㄒ一ㄢˋ ㄕˋ ㄐ一ㄝˊ
成语简拼 qxs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情見勢竭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情:真情;见:通“现”,暴露;势:形势。指真情败露,声势衰竭。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彧传》:“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成语典故

谓窘况显露,处境危险。《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 不可失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破赵后,欲再伐燕齐,“广武君(李左车)曰: ‘……今将军欲举倦弊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拨,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也。’ ” 见(xian): 同 “现” 。距: 通 “拒” 。倦弊: 疲惫。战国末,赵李左车劝韩信不要立即攻燕伐齐,应先声后实,恩威并施; 否则,一味用武,容易将弱点暴露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见“情见势屈”。《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绪。~怀。~操。~谊。~义。~致。~趣。~韵。性~。~愫(真情实意)。~投意合。~景交融。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人。~书。~侣。~诗。殉~。~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 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欲。发~期。 私意:~面。说~。 状况:实~。事~。国~。~形。~势。~节。

权力,威力:~力。权~。~利。~均力敌。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气~。山~。局~。虚张声~。守~。~必。~能。~不可挡。因~利导。

尽,用尽:~诚。~尽。~力。~泽而渔。枯~。衰~。声嘶力~。用之不~。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情』

《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正韻》慈盈切,𠀤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 《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 《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 《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 《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又情,實也。 《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又叶慈良切,音牆。 《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𥦬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 《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竭』

《廣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𠀤音傑。盡也。 《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 《史記·太史公自序》神大用則竭。  又《說文》負舉也。 《禮·禮運》五行之運,迭相竭也。 《註》竭猶負戴也。言五行運轉,更相爲始。  又《玉篇》敗也。 《左傳·莊十年》曹劌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又叶去例切。 《妻誄柳下惠文》夫子之不竭兮,三黜終不弊兮,豈弟君子,永能厲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