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欲狂


   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īng xǐ ruò kuáng
成语注音 ㄐ一ㄥ ㄒ一ˇ ㄖㄨㄛˋ ㄎㄨㄤˊ
成语简拼 jxrk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驚喜慾狂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倒出于意外,自然~,不觉绸缪备至。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惊喜欲狂,即与偕入室,夜分乃去。”


成语典故

述补 惊奇喜悦得都快要发疯了。形容遇到意外的喜事而欢喜异常。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即与偕入室,夜分乃去。”△褒义。常用于表示人由于出于意外而喜悦到极点时的神态。→欣喜若狂 欢喜若狂 ?恼羞成怒 悲痛欲绝。也作“惊喜若狂”。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高兴,快乐:欢~。~悦。~讯。~剧。~气。~色。~幸。~乐(lè ㄌㄜˋ)。~洋洋。欢天~地。欣~若狂。 可庆贺的,特指关于结婚的:~事。~酒。~糖。~蛋。~联。~幛。~雨。~报。~庆。贺~。报~。 妇女怀孕:害~。她有~了。 爱好:~爱。~好(好)。~欢。好(hào ㄏㄠˋ)大~功(热衷于做大事,立大功,现常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适于:~光植物。海带~荤。 姓。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食~。情~。禁~。纵~。 想要,希望:~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 需要:胆~大而心~细。 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婉顺的样子。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犬。疯~。癫~。发~。~人。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妄(极端自高自大)。~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乱。~野。~躁。~恣。~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风。~飙。~热。力挽~澜。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惊』

《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  又《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𢝋。 《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𠀤音京。 《說文》馬駭也。 《玉篇》駭也。 《易·震卦》震驚百里。 《詩·大雅》震驚徐方。 《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  又叶居陽切,音姜。 《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喜』

《唐韻》虛里切《集韻》《韻會》許已切《正韻》許里切,𠀤音蟢。 《爾雅·釋詁》喜,樂也。 《玉篇》悅也。 《書·益稷》股肱喜哉。 《易·否卦》先否後喜。  又聞喜,縣名。  又姓。 《正字通》元順帝時喜同,明正統中喜寧。  又《集韻》虛其切,音僖。末喜,有施氏女名。 《晉語》夏桀伐有施氏,有施人以妹喜女焉。  又《楚辭·天問》簡狄在臺嚳何宜,𤣥鳥致貽女何喜。 《註》喜叶音羲。  又《集韻》許記切,與憙同。好也。 《詩·小雅》彤弓弨兮,受言載之。我有嘉賓,中心喜之。 《註》載叶子利反,喜讀去聲。 《前漢·廣陵王傳》何用爲樂心所喜,出入無悰爲樂亟。 《註》韋昭曰:喜,許吏反。亟,丘吏反。  又《集韻》《類篇》𠀤昌志切,音熾。與饎同。詳食部饎字註。

『欲』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𠀤音浴。 《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 《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 《禮·曲禮》欲不可從。 《疏》心所貪愛爲欲。  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又物欲。 《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 《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又《增韻》愛也。 《孟子》可欲之爲善。 《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  又期願之辭。 《論語》我欲仁。 《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 《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又婉順貌。 《禮·祭義》其薦之也,敬以欲。  又將然也。 《古銘》欲墮不墮,逢王顆。 《杜甫詩》渾欲不勝簪。  又與慾通。 《詩·大雅》匪棘其欲。 《註》與慾同。  又《集韻》《韻會》𠀤兪戍切,音裕。義同。 《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鄕別趣。東西南北,騁嗜奔欲。 《潘岳·西征賦》旣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俱讀裕。  又叶余律切,音聿。 《易林》鼎足承德,嘉謀是克。爲王開庭,得心所欲。

『狂』

《廣韻》巨王切《集韻》渠王切,𠀤音軖。 《廣韻》病也。心不能審得失之地。則謂之狂。 《書·微子》我其發出狂。 《疏》狂生於心,而出於外。應璩詩云:積念發狂癡,此其事也。  又《書·洪範》曰狂恆風若。 《疏》鄭康成以狂爲倨慢,以對不敬,故爲慢也。  又《集韻》一曰躁也。 《詩·鄘風》衆穉且狂。 《傳》是乃衆幼穉且狂,進取一槩之義。 《疏》論語云:狂者進取,仰法古例,不顧時俗,是進取一槩之義。 《論語》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  又《詩·鄭風》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傳》狂,狂人也。 《疏》都是美好,狂是醜惡。  又鳥名。 《爾雅·釋鳥》狂,茅鴟。 《註》今鶂鴟也。似鷹而白。 《疏》茅鴟一名狂。◎按廣韻作鵟。  又《爾雅·釋鳥》狂,㝱鳥。 《疏》㝱鳥一名狂。 《山海經》栗廣之野,有五彩之鳥,有冠,名曰狂鳥。〇按集韻作鵟。亦作𨿗。  又山水名。 《山海經》狂山無草木,冬夏有雪,狂水出焉,西流,注于浮水。  又大𩇵之山,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 《註》國名記云:狂水逕綸氏城,在今南陽。  又《集韻》本作𤝵。 《說文》狾犬也。或作𤝶𢙌。  又《廣韻》《正韻》渠放切《集韻》具放切,𠀤音誆。 《廣韻》狂,輒爲也。  又《集韻》古况切,音誑。惑也。  又《集韻》局縛切,音戄。狂狂,犬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