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愚骇俗


   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惊。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īng yú hài sú
成语注音 ㄐ一ㄥ ㄩˊ ㄏㄞˋ ㄙㄨˊ
成语简拼 jyh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驚愚駭俗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惊。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李绂《裕州观祷雨》诗:“神或附人称马子,惊愚骇俗走相使。”


成语典故

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惊。清李绂《裕州观祷雨》诗:“神或附人称马子,惊愚骇俗走相使。” 并列 使庸俗的人感到震惊。清·李绂《裕州观祷雨》:“神或附人称马子,~走相使。”△一般用于表示力量强大,能震惊愚昧之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傻,笨:~人。~笨。~蠢。~鲁。~氓(愚蠢的人)。~昧(缺乏知识,文化落后)。~顽。~妄。~不可及。大智若~(有大智慧的人,不卖弄聪明,表面上好像很愚笨,亦作“大智如愚”)。 欺骗,耍:~弄人。为人所~。 谦辞,用于自称:~兄。~见。

惊惧:~叹(惊叹)。~惧。~然。~人听闻。惊涛~浪。 惊起,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惊』

《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  又《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𢝋。 《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𠀤音京。 《說文》馬駭也。 《玉篇》駭也。 《易·震卦》震驚百里。 《詩·大雅》震驚徐方。 《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  又叶居陽切,音姜。 《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愚』

《唐韻》麌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正韻》牛俱切,𠀤音虞。戇也,闇也,蒙也,昧也,蠢也,鈍也,愗也,滯也,固也,蔽也,冥也。一曰愚之言寓也,無所爲,若寄寓然。 《荀子·修身篇》非是是非之謂愚。  又《山海經》天愚,神名。居苦山東堵山。  又姓。  又叶魚侯切,音吽。 《華竅自責文》聖恩雨注,哀棄其尤。猥命草對,潤被下愚。 从心从禺。禺,猴屬,獸之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