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利是逐


   指惟利是视。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éi lì shì zhú
成语注音 ㄨㄟˊ ㄌ一ˋ ㄕˋ ㄓㄨˊ
成语简拼 wlsz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英文 pursue profit as one's only aim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惟利是视。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这利己主义到了‘惟利是逐’的地步,却是非空虚到极点不可。”


成语典故

犹唯利是视。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这利己主义到了‘惟利是逐’的地步,却是非空虚到极点不可。” 见“唯利是视”。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单,只:~独。~一。~有。~恐。~命是从。~我独尊。 但是:雨虽止,~路仍甚泥泞。 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妙~肖。~二月既望。 想,思考:思~(亦作“思维”)。~度(dù)(思量,揣度)。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 姓。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表示存在:满身~汗。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 姓。

强迫离开:~客令。放~。驱~。 依照先后次序,一一挨着:~步。~个。~渐。~年。~一。 追赶:~鹿(喻争夺天下)。角(jué)~(争相取胜)。追~。笑~颜开。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惟』

《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𠀤音維。 《說文》凡思也。从心隹聲。 《玉篇》有也,爲也,謀也,伊也。  又語辭也。 《毛晃曰》有是惟之惟,書濟河惟兗州之類。有思惟之惟,書視遠惟明,詩載謀載惟之類。有惟獨之惟。書惟王不邇聲色之類。  又姓。  又《正韻》無非切,音微。義同。◎按《說文》从心隹聲,則梁韻弋隹切,唐韻以追切,宋韻夷隹切,𠀤切喩母也。獨正韻竟作無非切,則切微母矣。

『利』

《唐韻》《集韻》《韻會》力至切《正韻》力地切,𠀤音詈。 《說文》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利者,義之和也。 《前漢·鼂錯傳》兵不完利,與空手同。  又《廣韻》吉也,宜也。 《易·賁卦》利有攸往。  又私利也。 《莊子·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  又《禮·坊記》先財而後禮,則民利。 《註》利猶貪也。  又《前漢·高帝紀》徙齊楚大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 《註》師古曰:利謂便好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軸有三理,三者以爲利也。 《註》利,滑密也。  又州名。 《韻會》巴蜀地。晉西益州,梁改利州。  又姓。 《韻會》漢有利乾,爲中山相。  又《韻補》叶音棃。 《古樂府》雨雪霏霏雀勞利,長觜飽滿短觜饑。

『是』

《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𠀤音姼。 《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 《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 《玉篇》是,是非也。 《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又《博雅》是,此也。 《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 《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  又姓。 《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 《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 《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 《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  又與氏通。 《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 《註》氏,與是同。古通用。  又《韻補》叶市之切。 《蔡邕·釋誨》予惟悼哉,害其若是。天高地厚,跼而蹐之。

『逐』

《唐韻》《正韻》直六切《集韻》《韻會》仲六切,𠀤音軸。 《說文》追也。 《左傳·隱九年》祝𣅧逐之。  又《隱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  又《廣韻》驅也。 《正韻》斥也,放也。 《史記·李斯傳》非秦者去,爲客者逐。  又《管仲傳》三仕三見逐。  又《玉篇》競也。 《左傳·昭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 《後漢·趙壹傳》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又《正韻》逐逐,篤實也。  又馳貌。 《易·頤卦》其欲逐逐。  又日逐,地名。 《前漢·宣帝紀》迎日逐,破車師。  又《集韻》《韻會》𠀤亭歷切,音迪。 《易》其欲逐逐。 《蘇林》音迪。  又《字彙補》同門切。與豚同。 《山海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  又《集韻》直祐切,音胄。奔也。 《山海經》夸父與日逐。 《字彙補》古文逐字。註詳辵部七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