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晋书·庚亮传》:“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感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
连动 感遇,感激恩遇。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语出《晋书·庾亮传》:“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既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例]狼被东郭先生所救,它不但没有~,反而要吃东郭先生。△褒义。感受领悟用语。
觉出:~触。~觉。~性。~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官。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动。~想。反~。好~。情~。敏~。~染。~召。~慨。~喟。~叹。自豪~。~人肺腑。百~交集。 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谢。~恩。~激。~愧。
通“撼”。不满足。 通“撼”。搖動。
相逢,会面,碰到:~到。~见。~事。奇~。遭~。境~。 机会:机~。际~。知~。 对待,款待:待~。冷~。 姓。
不记得,遗漏:~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 孕,娠:~孕。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
《唐韻》《集韻》《韻會》𠀤古禫切,甘上聲。 《廣韻》動也。从心咸聲。 《增韻》格也,觸也。 《易·咸卦》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又《字彙補》戸坎切。與撼通。 《詩·召南》無感我帨兮。 又《集韻》《正韻》𠀤胡紺切。與憾通。恨也。 《左傳·昭十一年》唯蔡於感。 咸有感義,故感字从咸。
『遇』《唐韻》牛具切《集韻》《韻會》元具切《等韻》魚具切,𠀤音寓。 《玉篇》見也,道路相逢也。 《廣韻》不期而會也。 《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 《穀梁傳》不期而會曰遇。 《禮·曲禮》諸侯未及期相見曰遇。 《註》未及期,在期日之前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冬見曰遇。 《註》偶也,欲其若不期而偶至也。 又待也,接也。 《前漢·季布傳》遇人恭謹。 又《蒯通傳》漢王遇我厚。 又合也。 《前漢·揚雄傳》七十說而不遇。 又姓。 《風俗通》漢有遇冲,爲河內太守。 又《字彙補》五口切,與偶同。 《史記·天官書》氣相遇者,使𤰞勝高。 又《集韻》《韻會》𠀤魚容切,音顒。地名。 《史記·高帝紀》戰曲遇東。 《註》曲音齲,遇音顒。
『忘』《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𠀤音亡。 《說文》不識也。 《增韻》忽也。 又遺也。 《書·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曰篤不忘。謂不遺也。 又《儀禮·士冠禮》壽考不忘。 《註》長有令名,不忽然而遽盡也。 又善忘,病也。 《莊子·達生篇》氣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 又坐忘,無思慮也。 《莊子·大宗師》回坐忘。 又《廣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𠀤音妄。 《韻會》棄忘也。 《增韻》遺忘也。 《周禮·地官·司刺》三宥,一曰遺忘。 又志不在也。 《左傳·隱七年》鄭伯盟,歃如忘。 《註》志不在于歃血也。 又《韓愈·別竇司直詩》中盤進橙栗,投擲傾脯醬。歡窮悲心生,婉戀不能忘。 《說文》从心从亡。會意。
『身』《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𠀤音申。 《說文》躬也,象人之身。 《爾雅·釋詁》我也。 《疏》身,自謂也。 《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 《廣韻》親也。 《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 《易·艮卦》艮其身。 又《繫辭》近取諸身。 《書·伊訓》檢身若不及。 《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又《詩·大雅》大任有身。 《傳》身,重也。 《箋》重爲懷孕也。 《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又告身。 《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 《註》索隱曰:身音捐。 又《韻補》叶尸連切。 《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