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赴义


   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kāng kǎi fù yì
成语注音 ㄎㄤ ㄎㄞˇ ㄈㄨˋ 一ˋ
成语简拼 kkfy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忼慨赴義
成语英文 die a hero(die as heros)
成语俄文 погибáть как герой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成语示例


材伏哭叩头,举火,烈妇死,三十余人从死,其慷慨赴义如此。(清 王猷定《梁烈妇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成语典故

慷慨:意气激昂。赴义:为正义而死。正气凛然地舍生就义。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清.王猷定《梁烈妇传》:“材伏哭叩头,举火,烈妇死,三十余人从死,其慷慨赴义如此。” 见“慷慨就义”。清·王猷定《梁烈妇传》:“材伏哭叩头,举火,烈妇死,三十余人从死,其~如此。”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慨〕①情绪激昂,如“~~激昂”;②待人热诚,愿意用财物帮助人,如“为人~~大方”。

情绪激昂,愤激:愤~。慷~。 叹息,叹气:~叹。感~。 豪爽,不吝啬:~允。~诺。~然。

往,去:~京。~会。~任。~约。~宴。 投入(某种境地),参加(某种行列):~战。~敌(加入对敌作战)。~难(nàn )。~义。 古同“讣”,讣告。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 情谊:~气。恩~。~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 指认为亲属的:~父。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慷』

《廣韻》《韻會》苦朗切《集韻》口朗切《正韻》口黨切,𠀤與忼同。慷慨,激昂之意。 《後漢·齊武王縯傳》性剛毅慷慨。  又《五音集韻》胡朗切,音沆。  又去聲。 《正韻》口浪切,音亢。義𠀤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丘岡切,音康。 《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 《成公綏·嘯賦》時幽散而將絕,中矯厲而慨慷。徐婉約而優游,紛繁騖而激揚。

『慨』

《集韻》《韻會》𠀤口漑切,音欬。忼慨,壯士不得志也。从心旣聲。 《徐曰》內自高亢憤激也。 《後漢·馮良傳》慨然恥在厮役。  又悲也。 《禮·檀弓》旣葬,慨焉如不及。 《疏》中心悲也。  又《檀弓》練而慨然。 《註》憂悼在心之貌。  又通作愾。 《晉書·陸機傳》登壇忼愾。  又叶去吏切,音器。 《賈誼·旱雲賦》遂積聚而合沓兮,相紛薄而慷慨。若飛翔之縱橫兮,揚波怒而澎濞。

『赴』

《廣韻》《集韻》《韻會》𠀤芳遇切,音仆。 《爾雅·釋詁》赴,至也。 《疏》趨而至也。 《說文》趨也。 《註》徐鉉曰:《春秋傳》赴告用此字,今俗作訃,非是。 《左傳·隱三年》赴以庚戌。  又《韻補》叶直祜切。 《傅咸·燕賦》逮來春而復旋,意眷眷而懷舊。一委身乃無二,豈攺適而更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