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倥偬


   形容军务繁忙。戎:古代兵器的总称;戎马;借指军事;倥偬;事多;繁忙。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óng mǎ kǒng zǒng
成语注音 ㄖㄨㄥˊ ㄇㄚˇ ㄎㄨㄥˇ ㄗㄨㄥˇ
成语正音 “倥”,不能读作“kōng”;“偬”,不能读作“cōng”。
成语简拼 rmkz
感情色彩 褒义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戎馬倥傯
成语英文 busily engaged in warfare
成语俄文 в спешке войны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军务繁忙。戎:古代兵器的总称;戎马;借指军事;倥偬;事多;繁忙。




成语示例


然而于戎马倥偬,大势已烈,只手难撑,不得不以一死报国家。(清 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然至于戎马倥偬,大势已烈,只手难撑,不得不以一死报国家。”


成语典故

戎马:战马,借指战事。倥偬:急迫匆忙。形容身在战阵,军务繁忙紧迫。《花月痕》六回:“人生踪迹,不能预料,两月以前,戎马倥偬,岂知今日群花围绕,玉软香温。” 主谓 戎马,战马,借指战事。倥偬,急迫,匆忙。形容军务紧张繁忙。阿英《戎行兼言艺文事》:“陈毅同志任新四军代军长,~之中,很关心文化战线的抗敌斗争。”△多用于描写军旅生活。→南征北战 戎马生涯 衽革枕戈 金戈铁马枕戈寝甲 ?解甲归田 放牛归马 髀肉复生。也作“戎务倥偬”。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古代兵器的总称。 军队,军事:兵~。投笔从~(指文人从军)。~装。~马。 古代称兵车:御~。 大:~功。 称(方言,音如“农”):“~有良翰”。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狄。 姓。

〔~侗〕蒙昧无知。

〔~偬〕a.事情迫促,如“戎马~~”;b.穷困。

〔倥(kǒng)~〕见“倥2”。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戎』

《唐韻》如融切《集韻》《韻會》而融切《正韻》而中切,𠀤音絨。 《說文》兵也。 《禮·月令》以習五戎。 《註》五戎,弓殳矛戈戟也。 《周禮·秋官·掌交》九戎之威。 《註》九戎,九伐之戎也。  又兵車名。大曰元戎,小曰小戎。 《詩·秦風》小戎俴收。  又《小雅》元戎十乗。  又《禮·王制》西方曰戎。  又大也。 《詩·周頌》念兹戎功。 《箋》戎功,大功也。 《書·盤庚》乃不畏戎毒于遠邇。 《註》戎毒,大毒也。 《揚子·方言》宋魯𨻰衞謂大曰戎。  又汝也。 《詩·大雅》戎有良翰。 《又》戎雖小子。 《註》汝也。  又相也。 《詩·小雅》烝也無戎。 《傳》戎,相也。  又拔也。 《揚子·方言》江淮南楚之閒謂拔曰戎。  又姓。春秋戎律,漢戎賜,明戎廉。  又《集韻》如蒸切,音仍。與扔通。 《前漢·古今人表》有扔君。或作𢫨。亦省作戎。  又《韻補》叶而主切,音汝。 《詩·大雅》南仲太祖,太師皇父,整我六師,以脩我戎。本作𢦦。俗作〈牛戎〉。

『倥』

《廣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𠀤音空。倥侗,無知也。與悾同。  又《正韻》康董切,音孔。倥傯,事迫促也。  又《集韻》《韻會》𠀤苦貢切,音控。倥傯,困貌。 《楚辭·九歎》愁倥傯於山陸。

『偬』

《廣韻》作孔切《集韻》《韻會》祖動切,𠀤音總。倥偬。俗作傯。 《集韻》同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