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倥傯


   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óng mǎ kǒng zǒng
成语注音 ㄖㄨㄥˊ ㄇㄚˇ ㄎㄨㄥˇ ㄗㄨㄥˇ
成语简拼 rmkz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成语示例


同志任新四军代军长,~之中,很关心文化战线的抗敌斗争。 阿英《戎行兼言艺文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高阜《〈书影〉序》:“迹先生生平,功名多显示于戎马倥傯时,而文章则盛之乎桁杨祸变之际。”


成语典故

清·高阜《〈书影〉序》:“迹先生生平,功名多显示于戎马倥傯时,而文章则盛之乎桁杨祸变之际。”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古代兵器的总称。 军队,军事:兵~。投笔从~(指文人从军)。~装。~马。 古代称兵车:御~。 大:~功。 称(方言,音如“农”):“~有良翰”。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狄。 姓。

〔~侗〕蒙昧无知。

〔~偬〕a.事情迫促,如“戎马~~”;b.穷困。

同“偬”。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戎』

《唐韻》如融切《集韻》《韻會》而融切《正韻》而中切,𠀤音絨。 《說文》兵也。 《禮·月令》以習五戎。 《註》五戎,弓殳矛戈戟也。 《周禮·秋官·掌交》九戎之威。 《註》九戎,九伐之戎也。  又兵車名。大曰元戎,小曰小戎。 《詩·秦風》小戎俴收。  又《小雅》元戎十乗。  又《禮·王制》西方曰戎。  又大也。 《詩·周頌》念兹戎功。 《箋》戎功,大功也。 《書·盤庚》乃不畏戎毒于遠邇。 《註》戎毒,大毒也。 《揚子·方言》宋魯𨻰衞謂大曰戎。  又汝也。 《詩·大雅》戎有良翰。 《又》戎雖小子。 《註》汝也。  又相也。 《詩·小雅》烝也無戎。 《傳》戎,相也。  又拔也。 《揚子·方言》江淮南楚之閒謂拔曰戎。  又姓。春秋戎律,漢戎賜,明戎廉。  又《集韻》如蒸切,音仍。與扔通。 《前漢·古今人表》有扔君。或作𢫨。亦省作戎。  又《韻補》叶而主切,音汝。 《詩·大雅》南仲太祖,太師皇父,整我六師,以脩我戎。本作𢦦。俗作〈牛戎〉。

『倥』

《廣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𠀤音空。倥侗,無知也。與悾同。  又《正韻》康董切,音孔。倥傯,事迫促也。  又《集韻》《韻會》𠀤苦貢切,音控。倥傯,困貌。 《楚辭·九歎》愁倥傯於山陸。

『傯』

《集韻》同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