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战乱不宁。
谓战乱不宁。
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而《通考》所据晁陈二氏,丁宋末造,戎马劻勷之际,疑其散佚愈众也。”
谓战乱不宁。明 胡应麟《诗薮.遗逸中》:“盖史官所据《崇文总目》当宋盛时;而《通考》所据晁 陈二氏,丁宋末造,戎马劻勷之际,疑其散佚愈众也。” 主谓 戎马,战马,借指战事。劻勷,急迫不安的样子。形容战火不断,社会不宁。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盖史官所据《崇文总目》当宋盛时;而《通考》所据晁、陈二氏,丁宋末造,~之际,疑其散佚愈众也。”△贬义。多用于描写军事战争。→戎马生郊
古代兵器的总称。 军队,军事:兵~。投笔从~(指文人从军)。~装。~马。 古代称兵车:御~。 大:~功。 称(方言,音如“农”):“~有良翰”。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狄。 姓。
〔~勷(ráng ㄖㄤˊ)〕急迫;惶遽不安,如“新师不牢,~~将逋。”
行走的样子。
古同“襄”,助;辅助。
《唐韻》如融切《集韻》《韻會》而融切《正韻》而中切,𠀤音絨。 《說文》兵也。 《禮·月令》以習五戎。 《註》五戎,弓殳矛戈戟也。 《周禮·秋官·掌交》九戎之威。 《註》九戎,九伐之戎也。 又兵車名。大曰元戎,小曰小戎。 《詩·秦風》小戎俴收。 又《小雅》元戎十乗。 又《禮·王制》西方曰戎。 又大也。 《詩·周頌》念兹戎功。 《箋》戎功,大功也。 《書·盤庚》乃不畏戎毒于遠邇。 《註》戎毒,大毒也。 《揚子·方言》宋魯𨻰衞謂大曰戎。 又汝也。 《詩·大雅》戎有良翰。 《又》戎雖小子。 《註》汝也。 又相也。 《詩·小雅》烝也無戎。 《傳》戎,相也。 又拔也。 《揚子·方言》江淮南楚之閒謂拔曰戎。 又姓。春秋戎律,漢戎賜,明戎廉。 又《集韻》如蒸切,音仍。與扔通。 《前漢·古今人表》有扔君。或作𢫨。亦省作戎。 又《韻補》叶而主切,音汝。 《詩·大雅》南仲太祖,太師皇父,整我六師,以脩我戎。本作𢦦。俗作〈牛戎〉。
『劻』《唐韻》去王切《集韻》《韻會》《正韻》曲王切,𠀤音匡。 《玉篇》劻勷,遽也。 《廣韻》劻勷,迫貌。 《集韻》劻,或作𤝿。 《篇海》或作㑌。
『勷』《唐韻》汝陽切《集韻》《韻會》如陽切《正韻》如羊切,𠀤音禳。 《玉篇》走貌。 又劻勷。詳劻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