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萧何


   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éng yě xiāo hé bài xiāo hé
成语注音 ㄔㄥˊ 一ㄝˇ ㄒ一ㄠ ㄏㄜˊ ㄅㄞˋ ㄒ一ㄠ ㄏㄜˊ
成语简拼 cyxhbxh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成也蕭何敗蕭何
成语英文 Like the cow that gives a good pail of milk,and then kicks it over.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7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警世通言 王娇鸾百年长恨》:“始终一幅香罗帕,成也萧何败萧何。”


成语典故

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始终一幅香罗帕,成也萧何败萧何。” 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变为:长~。变~。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 十分之一:增产三~。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 姓。

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你去,我~去。 在否定句里表示语气的加强:一点儿~不错。 在复句中表转折意:虽然你不说,我~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文言语气助词(❶表判断;❷表疑问;❸表停顿;❹形容词尾)。 表示容忍或承认某种情况:~罢。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 副词,多么:~其壮哉! 姓。

古同“呵”,谴责。

古同“荷”,担。

输,失利,不成功,与“胜”相对:~北。~退。~绩(❶连队溃败;❷事业的失利)。~诉。~笔。~局。两~俱伤。 战胜,使失败:大~敌军。 毁坏:~坏。~露。 解除,消散:~火。~毒。 破旧,衰落,腐烂:~絮。~落。~兴(xìng )(情绪低落)。腐~。叶残花~。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 副词,多么:~其壮哉! 姓。

古同“呵”,谴责。

古同“荷”,担。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成』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𠀤音城。 《說文》就也。 《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  又平也。 《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 《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 《詩·大雅》虞芮質厥成。  又《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 《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 《文七年》惠伯成之。  又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 《書·益稷》簫韶九成。 《儀禮·燕禮》笙入三成。 《註》三成謂三終也。  又善也。 《禮·檀弓》竹不成用。 《註》成,猶善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又《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 《註》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時決事比也。 《釋文》凡言成者,皆舊有成事品式。  又必也。 《吳語》勝未可成。 《註》猶必也。  又倂也。 《儀禮·旣夕》俎二以成。 《註》成,猶倂也。  又《禮·王制》司會以歲之成質于天子。 《註》計要也。 《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又《司馬法》通十爲成。 《周禮·冬官考工記》方十里爲成。 《左傳·哀元年》有田一成。  又重也。 《爾雅·釋地》丘一成爲敦丘。 《註》成,猶重也。周禮曰:爲壇三成。 《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又《釋名》成,盛也。  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又州名。古西戎白馬氏國,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  又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後。  又盆成,陽成,皆複姓。  又《集韻》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  又《韻補》叶𨻰羊切,音常。 《范蠡曰》得時不成,反受其殃。  又《史記·龜筴傳》螟螽歲生,五穀不成。叶上祥。

『也』

《唐韻》羊者切《集韻》《正韻》以者切,𠀤音野。語已辭。 《說文徐註》語之餘也。凡言也,則氣出口下而盡。 《玉篇》所以窮上成文也。 《廣韻》語助之終。柳宗元曰:決辭也。  又發語辭。 《岑參詩》也知鄕信曰應疎。  又姓。明也伯先。  又《劉攽曰》詞人多以也字作夜音讀。 《杜甫詩》靑袍也自公,是也。  又《正韻》養里切,同迤。  又《六書正譌》古文匜字。註詳匚部三畫。 《唐韻》弋支切《集韻》《韻會》余支切《正韻》延知切,𠀤音移。 《說文》盥器。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 《禮·內則》敦牟巵匜。 《唐書·百官志》盥則奉匜。  又《集韻》《類篇》《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𠀤音酏。  又《集韻》唐何切,音駝。義𠀤同。  又《正譌》也,古匜字,借爲助辭,羊者切。助辭之用旣多,故正義爲所奪,又加匚爲匜以別之。實一字也。

『何』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𠀤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 《書·臯陶謨》禹曰何。 《詩·小雅》夜如何其。  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 《賈誼·過秦論》𨻰利兵而誰何。  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 《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又《前漢·袁盎傳》南方𤰞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 《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又國名。 《隋書》西域有何國。  又姓。  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又《集韻》《正韻》𠀤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易·噬嗑》何校滅耳。 《詩·曹風》何戈與祋。 《小雅》何簑何笠。 《商頌》百祿是何。  又通訶。 《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 《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何』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𠀤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 《書·臯陶謨》禹曰何。 《詩·小雅》夜如何其。  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 《賈誼·過秦論》𨻰利兵而誰何。  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 《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又《前漢·袁盎傳》南方𤰞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 《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又國名。 《隋書》西域有何國。  又姓。  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又《集韻》《正韻》𠀤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易·噬嗑》何校滅耳。 《詩·曹風》何戈與祋。 《小雅》何簑何笠。 《商頌》百祿是何。  又通訶。 《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 《註》譴,責也。何,詰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