戤米囤饿杀


   戤:依靠;囤:盛粮食的器物。依着米囤挨饿。比喻守财自苦。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ài mǐ tún è shā
成语注音 ㄍㄞˋ ㄇ一ˇ ㄊㄨㄣˊ ㄜˋ ㄕㄚ
成语简拼 gmtes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戤米囤餓殺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5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戤:依靠;囤:盛粮食的器物。依着米囤挨饿。比喻守财自苦。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徒然守着他,救不得饥饿。真是戤米囤饿杀了。”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抵押:“要把你来~几十两银子来使用。” 方言,指假冒名牌图利:影~。 倚靠:~米囤饿死(喻守财自苦)。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大~。稻~。~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姓。

用竹篾、荆条等编织成的或用席箔等围成的存放粮食等农产品的器物:粮~。大~满,小~流。

储存,积存粮食货物:~积(积聚贮存)。~集。~聚。~积居奇(指投机商人大量购存货物)。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戤』

《字彙補》渠蓋切。以物相質也。

『米』

《廣韻》《正韻》莫禮切《集韻》《韻會》母禮切,𠀤瀰上聲。 《說文》粟實也。象禾實之形。 《註》穬顆粒也。十,其稃彙開而米見也。八八,米之形。 《鄭康成·詩箋》米之率,糲十,𥺛九,𥽦八,侍御七。 《周禮·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 《註》九穀六米。 《疏》九穀六米者,九穀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與小豆、小麥三者無米,故云九穀六米。  又姓。唐有米嘉榮。  又學名。 《禮·明堂位》米廩,有虞氏之庠也。  又《本草》蛇牀,一名蛇米。 《廣東新語》薏苡,一名𧆐米,亦曰薏珠子。  又《日本土風記》倭國十二支之巳曰米。

『囤』

《廣韻》徒損切《集韻》《韻會》杜木切,𠀤讀若頓。 《說文》本作𥫱,篅也。篅判竹圜以盛穀也。徐鍇曰:今俗言倉篅。 《玉篇》小廩也。 《六書故》囤囷類。  又《集韻》徒渾切,音屯。義同。◎按集韻音屯,字彙卽以爲俗屯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