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枕温被


   形容对父母十分尽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ān zhěn wēn bèi
成语注音 ㄕㄢ ㄓㄣˇ ㄨㄣ ㄅㄟˋ
成语简拼 szwb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搧枕温被
成语英文 fan one's parents' pillow in summer and warm their quilt with one's body in winter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对父母十分尽心。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书 王延传》:“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


成语典故

《太平御览》卷七○七引《东观汉记》:“黄香事亲,暑则扇枕,寒则以身温席。”《晋书.王延传》:“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后遂以“扇枕温被”形容侍奉双亲极为孝顺。亦作“扇枕温衾”。明.高濂《玉簪记.擢第》:“自昔年离膝下,今经三载余,白云回首,回首应无际。扇枕温衾,番做个倚门倚闾;不孝儿,逆天罪,难饶恕。” 并列 东汉黄香夏天为父扇凉枕席,冬天为父温暖床被。后以“扇枕温被”为极尽孝道的典故。语本《东观汉记·黄香传》:“(黄香)父况……贫无奴仆。香躬执勤苦,尽心供养。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则扇床枕,寒则以身温席。”《晋书·王延传》:“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褒义。用于社会生活孝敬方面。→昏定晨省 晨昏定省 ?弑父自立。 也作“扇席温枕”、“扇枕温衾”。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摇动生风取凉的用具:~子。~坠(扇柄下端的装饰物)。~面儿。~形。 指板状或片状的屏:门~。隔~。 量词,用于门窗等:一~门。

摇动扇子或其它东西,使空气加速流动成风:用扇子~。 鼓动别人去做不应该做的事:~动。~风点火。 用手掌打:~耳光。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头。落(lào )~。~席。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戈待旦。~藉(纵横相枕而卧)。 垫着:~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手上写)。

不冷不热:~带。保~。降~。~泉。~和。~床。 性情柔和:~柔。~存(抚慰体贴)。~情。~顺。~静。~良。~文尔雅。 稍微加热:把酒~一下。 复习:~习。~故而知新。 古同“瘟”。 姓。

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子。~单。棉~。毛巾~。羽绒~。~褥。 盖,遮覆:~覆。泽~后世(恩惠遍及后代)。 遭遇,遭受:~灾。~难(nàn)。 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老板)辞退了。 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动。~告。~批评。~剥削。

古同“披”,覆盖。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戰切,羶去聲。 《說文》扉也。从戶从翅省聲。 《禮·月令》乃修闔扇。  又箑也。 《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謂之箑。自關而西謂之扇。一名搊。 《崔豹古今注》舜作五明扇。  又《爾雅·釋蟲》蠅醜扇。 《註》醜類也,蠅類好搖翅自扇。  又《韻補》叶尸連切,音羶。 《束皙·補亡詩》四時逓謝,八風代扇。纖阿案晷,星變其躔。

『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章荏切,斟上聲。 《說文》臥薦首者。 《釋名》枕,檢也,所以檢項也。 《詩·唐風》角枕粲兮。 《禮·內則》斂枕簟。  又《唐韻》之賃切《集韻》《韻會》《正韻》職任切。義同。  又車後橫木也。 《小爾雅》軫謂之枕。  又魚腦中骨曰枕。 《爾雅·釋蟲》魚枕謂之丁。  又姓。 《姓苑》出下邳。  又《廣韻》直深切《集韻》持林切,𠀤音沈。繫牛杙也。  又木名。 《釋名》烏梓一名枕,一名豫。  又《本草綱目》枕木卽釣樟。  又叶知險切,音展。 《詩·陳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爲,輾轉伏枕。

『温』

《唐韻》烏魂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昆切,𠀤音蕰。水名。 《說文》水出犍爲涪南入黔水。  又水名。 《山海經》温水,出崆峒山,在臨汾南入河。  又洛水之別名。 《易·乾鑿度》王者有盛德之應,則洛水先温,故號温洛。  又水名。 《水經》温水,出牂柯夜郎縣。  又泉名。 《潘岳·西征賦》湯井温谷。 《註》卽温泉也。  又地名。 《左傳·隱三年》取温之麥。 《註》温,今河內温縣。 《廣輿記》今屬懷慶府。  又郡名。温州府,今屬浙江。  又色和曰温。 《論語》色思温。  又性純粹曰温。 《詩·秦風》温其如玉。  又《爾雅·釋訓》温温,柔也。 《疏》寬緩和柔也。 《詩·大雅》温温恭人。  又煖也。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襲狐貉之温者,不憂至寒之淒愴。  又燖也。 《中庸》温故而知新。 《註》温如燖温之温,謂故學之熟矣,復時習之謂之温。  又風名。 《禮·月令》季夏温風始至。  又姓。 《廣韻》唐叔虞之後,受封于河內温,因以命氏。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紆問切,音醖。温藉也。同蘊。 《詩·小雅》飮酒温克。 《箋》苞裹曰藴,謂藴藉自持,含容之義。經中作温者,蓋古字通用。  又讀作盜。 《史記·周本紀》周繆王得驥温驪。 《索隱》温音盜,徐廣曰温,一作盜。盜竊也。淺靑色。  又《韻補》叶紆權切,音淵。 《蘇軾詩》四時盛衰各有態,搖落悽愴驚寒温。南山孤松積雪底,抱凍不死誰能賢。 《說文》温本字。

『被』

《唐韻》皮彼切《集韻》《韻會》部靡切,𠀤音罷。 《說文》寢衣也。 《釋名》被,被也,被覆人也。 《傅𤣥被銘》被雖溫,無忘人之寒。無厚于己,無薄于人。  又《唐韻》皮義切,音髲。覆也。 《詩·大雅》天被爾祿。 《箋》天覆被女以祿位,使祿福天下。  又及也。 《書·堯典》光被四表。  又表也。 《儀禮·士昏禮》笲緇被纁裹加于橋。  又具也。 《戰國策》械器被具。  又帶也。 《前漢·韓王信傳》國被邊,匈奴數入。  又加也。 《前漢·高帝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 《註》爲酒所加也。  又把中也。 《周禮·冬官·廬人》凡爲殳,五分其長。以其一爲之被而圍之。  又負也。 《後漢·賈充傳》被羽先登。  又被廬,晉地名。 《晉語》乃大蒐于被廬。  又《韻會》攀糜切,音披。 《廣雅》裮被,不帶也。 《屈原·離騷》何桀紂之猖被兮。 《前漢·揚雄傳》被夫容之朱裳。  又荷衣曰被。 《左傳·襄十四年》被苫蓋。  又《古今人表》被衣,人名。 《莊子·知北遊》齧缺問道乎被衣。  又姓。 《前漢·王褒傳》宣帝時,徵能《楚辭》,九江被公召見誦讀。 《通志·氏族略》鄭有大夫被詹,《漢書》有牂牁太守被條。 通作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