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凤捞龙


   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ǎ fèng lāo lóng
成语注音 ㄉㄚˇ ㄈㄥˋ ㄌㄠ ㄌㄨㄥˊ
成语简拼 dfll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打鳳撈龍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须打凤捞龙,别选元戎。”


成语典故

比喻搜罗、物色难得的人才。元.朱凯《昊天塔》一折:“也不须打凤捞龙,别选元戎。” 并列 比喻搜罗才干杰出者。元曲《旻天塔》:“也不须~,别选元戎。”△褒义。用于对待杰出的人才。也作“打凤牢龙”。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击,敲,攻击:~击。殴~。~杀。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 做,造:~首饰。~家具。 拨动:~算盘。 揭,破,凿开:~破。~井。 举,提起:~灯笼。~起精神。 涂抹,印,画:~蜡。~戳子。 写出,开出:~证明。 捆,扎:~包裹。 合,结合:~伙。~成一片。 获取,购取:~水。~鱼。 除去:~消。~杈。 定出,计算:~算。~腹稿。 用,采用,使用:~比喻。 玩,玩耍:~球。 截,停,减,退:~住。~价儿。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 自,从:~哪儿来?

量词,指十二个:一~铅笔。

从水或其它液体里面取东西:~取。打~。大海~针。 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一把。~好处。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打』

《唐韻》《集韻》《韻會》𠀤都挺切,音頂。 《說文》擊也。从手丁聲。 《穀梁傳·宣十八年》邾人戕繒子于繒,梲殺也。 《註》謂捶打。音頂。  又《六書故》都假切《韻會》《正韻》都瓦切。 《正韻箋》打字通音當作都那切,如讀都瓦切,不成聲矣。◎按打與撻同義。楊愼曰:尚書撻音人聲,又轉上聲。俗用打爲撻,然从撻轉音,亦未合。今讀德馬切,答上聲爲正。 《北史·張彝傳》羽林武賁將幾千人,至尚書省,以瓦石擊打公門。  又白打,毬采名。 《蹴踘譜》每人兩踢名打二,曳開大踢名白打。 《韋莊詩》內官初賜淸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  又《唐韻》德冷切《集韻》《韻會》都冷切,𠀤讀與等近。義同。  又《歐陽脩·歸田錄》打字當滴耿切。○按《字彙》誤改音滴。  又《項氏家說》俗助語每與本辭相反,其於打字用之尤多。凡打𤴁、打聽、打量、打睡,無非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