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寓兴


   假借外物寄托情致。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uō wù yù xīng
成语注音 ㄊㄨㄛ ㄨˋ ㄩˋ ㄒ一ㄥ
成语简拼 twy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托物寓興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假借外物寄托情致。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宣和画谱·文同》:“凡于翰墨之间托物寓兴,则见于水墨之戏。”


成语典故

借事物以寄托作者的情兴。《宣和画谱.墨竹.文同》:“善画墨竹,知名于时。凡于翰墨之间托物寓兴,则见于水墨之戏。”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手掌承着东西:两手~着下巴。 陪衬,铺垫:衬~。烘~。 承着器物的东西:~盘。 寄,暂放:~身,~售。~儿所。 请求、帮助:请~。恳~。 借故推诿躲避:推~。假~。 依赖:~福。~庇。 委任:~付。委~。 压强单位。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 内容,实质:言之有~。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原指寄居,后泛指居住:~公(古代指寄居他国的官僚贵族;后泛指失势寄居他乡的地主绅士等人)。~居。~所。~舍。~邸。 住的地方:公~。客~。 寄托:寄~。~目(过目)。~言(a.有所寄托的话;b.用来说明某个道理的小故事)。~意(语言文字中所寄托或暗含的意思)。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流行,盛行:时~。新~。 准许:不~胡闹。 或许:~许。 姓。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托』

《集韻》《韻會》𠀤闥各切。同拓。見拓字註。  又不托,與餺飥通。 《五代史·李茂貞傳》一日食粥,一日食不托。 《歐陽脩·歸田錄》唐人謂湯餠爲不托。  又柈名。宋曰托子,今曰托盤。

『物』

《唐韻》文弗切《集韻》《韻會》《正韻》文拂切,𠀤音勿。 《說文》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从牛。勿聲。 《玉篇》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 《易·乾卦》品物流形。  又《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周禮·天官·大宰》九貢,九曰物貢。 《註》物貢,雜物,魚鹽橘柚。  又《玉篇》事也。 《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疏》物,事也。 《禮·哀公問》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 《註》物,猶事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  又《詩·小雅》比物四驪。 《傳》物,毛物也。 《又》三十維物,爾牲則具。 《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 《註》謂毛色也。  又《夏官·校人》凡軍事,物馬而頒之。 《疏》物卽是色。 《楚語》毛以示物。  又《周禮·地官·卝人》若以時取之,則物其地,圖而授之。 《註》物地,占其形色,知鹹淡也。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 《左傳·昭三十二年》物土方。 《註》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  又《玉篇》類也。 《左傳·桓六年》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 《註》物,類也。謂同日。  又《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 《疏》物者,財也。以三酒所成有時,故豫給財,令作之也。  又《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 《註》不物,衣服視占不與衆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  又《周語》神之見也,不過其物。 《註》物,物數也。  又《廣韻》旗名。 《周禮·春官·司常》雜帛爲物。  又叶去聲。 《唐韻正》符沸反。 《揚子·太玄經》人人物物,各由厥彙。 《阮籍·東平賦》及至分之國邑,樹之表物,四時儀其象,隂陽暢其氣。  又叶微律切。 《班固·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己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  又叶微月切。 《蘇軾·四達齋銘》孰如此閒,空洞無物。戸牖盍開,廓焉四達。達,陀悅切。

『寓』

《唐韻》牛具切《集韻》《韻會》元具切,𠀤音遇。 《說文》寄也。 《禮·曲禮》大夫寓祭器於大夫,士寓祭器於士。  又《郊特牲》諸侯不臣寓公。 《註》謂失地之君,寄寓其國也。  又居也。 《孟子》無寓人於我室。 《左傳·成二年》韓厥曰:請寓乗。  又屬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君憑軾而觀之,得臣與寓目焉。  又托也。 《史記·莊周傳》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  又鳥名,如䑕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禦兵,見《山海經》。  又《爾雅·釋獸》有寓屬。 《註》謂獼猴之類。寄寓木上,故曰寓。  又《正韻》牛居切,音魚。義同。 《集韻》或作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