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经叩问


   叩问:询问。拿着经书,向人请教。指虚心向人学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í jīng kòu wèn
成语注音 ㄓˊ ㄐ一ㄥ ㄎㄡˋ ㄨㄣˋ
成语简拼 zjkw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叩问:询问。拿着经书,向人请教。指虚心向人学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成语典故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拿着:~刃。~鞭。~笔。 掌握:~政。~教(jiào )。 捕捉,逮捕:战败被~。 坚持:固~。~意。 实行:~行。 凭单:回~。 朋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 姓。

敲打:~击。~门。~关(➊入国求见;➋攻打关门;➌指足球、冰球等运动中攻打球门)。~诊。 旧时一种礼节:~拜。~见。~谒。~首。~头。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叩』

《集韻》《韻會》《正韻》𠀤丘𠋫切,音𡨥。 《玉篇》叩,擊也。 《禮·學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 《論語》以杖叩其脛。 《公羊傳·僖十九年》其用之社奈何,蓋叩其鼻以血社也。 《史記·秦始皇紀》叩關而攻秦。  又《集韻》以手至首也。 《正字通》稽顙曰叩首。 《前漢·李陵傳》叩頭自請。  又《韻會》問也,發也。 《論語》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疏》叩,發動也。  又《廣韻》《正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𠀤音口。 《廣韻》叩頭。  又《正韻》問也。本作𧥣。  又《廣韻》與扣同。亦擊也。  又叶孔五切,音苦。 《韓愈·元和聖德詩》取之江中,枷脰械手。婦女纍纍,啼哭拜叩。手音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