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穴擒渠


   扫荡巢穴,擒拿贼首。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ǎo xué qín qú
成语注音 ㄙㄠˇ ㄒㄩㄝˊ ㄑ一ㄣˊ ㄑㄨˊ
成语简拼 sxqq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掃穴擒渠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扫荡巢穴,擒拿贼首。


成语示例


次“严打”斗争中,武警同志们~,功不可没。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洞,窟窿:孔~。石~。~居。~隙。龙潭虎~。 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干经过的地方:~位。 旧艺人称在市场或广场上表演时所占的一块地方:掌~的(指地主或班主)。走~。~头。 姓。

捉拿:~拿。生~。就~。欲~故纵。~贼先~王。

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道(亦指途径,门路)。沟~。 大:~帅。~魁(首领)。 方言,他:~侬(他,他们)。~辈。 车辋,古代车轮的外圈。

通“讵”。相当于“岂”、“哪里”。“掾部~有其人乎?”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穴』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決切,音坹。 《說文》土室也。 《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 《詩·大雅》陶復陶穴。 《箋》未有寢廟,故覆穴而居。  又《玉篇》孔穴也。 《孟子》鑽穴隙相窺。  又《廣韻》窟也。 《易·需卦》出自穴。  又訓爲側。 《爾雅·釋水》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又官名。 《周禮·秋官》穴氏掌攻蟄獸。 《疏》凡獸皆藏穴中,故以穴爲官名,使取蟄獸。  又地名。 《書·禹貢》鳥鼠同穴。 《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戴日爲丹穴。 《左傳·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于鍚穴。 《註》鍚穴,麇地。 《水經注》中廬縣之西山謂之馬穴山。 《左思·蜀都賦》嘉魚出于丙穴。 《註》丙穴,在漢中沔陽縣北。  又《韻會》古穴切。 《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 《註》孟康曰:穴,或作鐍,其形如鐍。如淳曰:凡氣在日上爲冠爲戴,在旁直射爲珥,在旁如半環向日爲抱,向外爲背,有氣刺日爲鐍。鐍,抉傷也。  又叶胡桂切。 《曹植·七啓》采英奇于側陋,宣皇明于巖穴。此甯子商歌之秋,而呂望所以投綸而逝。  又《集韻》戸橘切。 《淮南子·原道訓》水居窟穴,人民有室。 《孔融詩》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擒』

《唐韻》巨今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𠀤音琴。與捦同。詳捦字註。 《禮·曲禮·不離禽獸疏》禽者,擒也。言鳥力小,可擒捉而取之。通作禽。  又《集韻》巨禁切,音噤。與扲同。見扲字註。

『渠』

《唐韻》彊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求於切,𠀤音蕖。 《說文》水所居也。 《禮·曲禮》溝渠必步。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陽入湖。  又渠渠,勤也。 《詩·秦風》夏屋渠渠。 《箋》渠渠,猶勤勤也。 《註》深廣貌。  又大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誅其渠帥。  又樂章名。 《魯語》金奏肆夏樊遏渠。 《註》納夏一名渠。  又漸也。 《淮南子·汜論訓》渠幨以守。 《註》渠,漸也。  又軒渠,笑貌。 《後漢·方技傳》軒渠笑自若。  又俗謂他人爲渠儂。  又水名。 《水經注》水出鄭縣南巴嶺,流逕宕渠縣。謂之宕渠水。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謂車輞爲渠。 《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 《註》渠,車輞,言跰腳也。  又犀渠,甲名。  又楯也。 《吳語》文犀之渠十行。  又芋渠。 《馬融·廣成頌》蘘荷芋渠。  又夫渠,荷名。別作蕖。  又姓。 《史記·年表》漢渠復縈。  又《集韻》其據切,音遽。與詎同。 《字林》未知詞也。 《史記·張儀傳》且蘇君在儀,寧渠能乎。  又與遽通。 《史記·陸賈傳》使我居中國,何渠不若漢。  又《正韻》臼許切,音巨。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