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郤导窾


   批:击;郤:空隙;窾:骨节空处。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pī xì dǎo kuǎn
成语注音 ㄆ一 ㄒ一ˋ ㄉㄠˇ ㄎㄨㄢˇ
成语简拼 pxdk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批郤導窾
成语英文 make penetrating criticism(like carving joints by skillful butcher)(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批:击;郤:空隙;窾:骨节空处。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成语示例


章炳麟《今古文辨义》:“廖氏之见,欲极崇孔子,而不能批郤导窾,以有此弊。”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庄子·养生主》:“批大郤,导大窾。”


成语典故

源见“庖丁解牛”。比喻处理事情善于从关键处入手,因而顺利解决。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七》:“何谓‘大猷’?批郤导窾,迎刃而解,棋局一著胜人千百者是也。” 并列 批,劈。郤,空隙。导,开通。窾,空处。从缝隙处割开并顺着空隙用刀。比喻从关键处入手才能顺利解决问题。语本《庄子·养生主》:“批大郤、导大窾,因其自然。”金·王若虚《真定县令国公德政碑》:“而庖丁之游刃,~,无非理间之自然。”△褒义。多用于说明处理事务要抓住关键。→迎刃而解 ?不得要领。也作“批隙导窾”。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手掌打:~颊(打嘴巴)。 刮:~凿。 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准。~示。~复。~语。~阅。~判。眉~(写在书页天头上的批语)。 大量:~购。~销。 量词,用于大宗的货物或数量众多的事物:一~货物。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线~儿。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沁水下游一带。 姓。 同“隙”。

空隙。 中空:“见~木浮而知为舟。” 空洞,不实:“~言不听,奸乃不生。” 挖空:“斩材~坚。” 法则;规矩。 枯。 古水名。 象声词,形容水击石声。 古通“款”。

藏匿。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批』

《唐韻》匹迷切《集韻》《韻會》篇迷切,𠀤音鈚。 《說文》手擊也。 《左傳·莊十二年》宋萬遇仇牧于門,批而殺之。  又《廣韻》推也,轉也。  又示也。 《唐書·李藩傳》遷給事中,制敕有不便者,黃紙後批之。  又《韻會》與𠜱通。削也。 《杜甫·房兵曹馬詩》竹批雙耳峻。  又《集韻》騈迷切,音鼙。擊也。  又助也。  又頻脂切。與琵通。琵琶,馬上所鼓。或从手。 《風俗通》批把,近世樂家所作,以手批把,因以爲名。  又《韻會》《正韻》𠀤普弭切,音庀。亦手擊也。  又《集韻》《韻會》𠀤蒲結切,音蹩。讀若敝入聲。義同。 《史記·荆軻傳》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 《註》批謂觸擊之。  又《孫臏傳》批亢擣虛。 《註》批音白結反。相排批也。 《莊子·養生主》批大郤,導大窾。  又《正韻》避列切,音別。義同。 《韻會》通作㧙。 《集韻》本作𢱧。

『郤』

《唐韻》綺戟切《韻會》《正韻》乞逆切,𠀤音𨻶。 《說文》晉大夫叔虎邑。  又姓。 《正韻》晉大夫郤獻子之後,與郄通。  又仰也。 《儀禮·士昏禮》贊啓會郤于敦南。 《疏》郤,仰也。謂仰于地也。  又與𨻶通。 《禮·曲禮》諸侯相見於郤地曰會。 《註》郤地,謂閒𨻶之地。  又骨肉之交也。 《莊子·養生主》批大郤,導大窽。  又怨𨻶也。 《史記·項羽紀》令將軍與臣有郤。◎按《正韻》从𧮫,𧮫音其虐切,非山谷之谷。从𧮫从阝爲隙,从谷从卩爲卻,形雖似而實不同也。

『窾』

《廣韻》《韻會》《正韻》苦管切《集韻》苦緩切,𠀤音款。空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 《註》窾,空也。 《莊子·達生篇》窾啓寡聞之民。  又《字彙補》枯也。 《揚子·太𤣥經》窾枯木,衝振其枝。  又《集韻》枯公切,音空。 《莊子·養生主》批大卻,導大窾。向秀讀。  又《集韻》苦禾切,音科。 《淮南子·說山訓》見窾木浮,而知爲舟。見飛蓬轉,而知爲車。 《註》窾,空也。  又水名。 《莊子·外物篇》踆于窾水。 《註》窾,音科。  又《類篇》取亂切。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