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腕长叹


   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è wàn cháng tàn
成语注音 ㄜˋ ㄨㄢˋ ㄔㄤˊ ㄊㄢˋ
成语简拼 ewct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搤腕長嘆
成语英文 sigh deeply and wring one's hands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近义词



成语示例


他只好扼腕长叹了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书·刘琨传》:“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长叹者也。”


成语典故

以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样子。《晋书.刘琨传》:“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长叹者也。” 连动 扼腕,用手握腕,表示惋惜或激动。形容情绪激动发出叹息的情态。《晋书·刘琨传》:“臣所以泣血宵吟,~者也。”※腕,不读作wàn。△多用于神情方面。也作“扼腕叹息”、“扼腕兴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力掐着,抓住:~杀。~腕(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表示振奋、失意、惋惜等情绪)。力能~虎。 抓要点,简要:~要。 把守,控制:~制。~喉拊背(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 古同“轭”,牛马等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胳膊下端与手掌相连的部分:手~。~骨。~力。扼~(表示惋惜等情绪)。

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气。~息。悲~。~惋。长吁短~。 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赏。~服。赞~。~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吟咏:咏~。一唱三~。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扼』

《集韻》《韻會》《正韻》𠀤乙革切。同㧖。 《前漢·李陵傳》力扼虎,射命中。  又《正韻》與軛通。 《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扼。本作搹。詳㧖字註。

『腕』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貫切,音惋。 《說文》本作掔。手掔也。 《揚雄曰》掔,握也。 《玉篇》手腕也。 《釋名》腕,宛也。言可宛屈也。 《戰國策》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齒。 《嵆康·琴賦》發和顏,攘皓腕。  又與捥同。《史記·刺客傳》偏袒搤捥而進。索隱捥,古腕字。

『叹』

《龍龕》音以。  又《川韻》作又字。 《唐韻》《集韻》他案切《正韻》他晏切,𠀤音炭。 《說文》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與歎同。  又《廣韻》《集韻》他干切《正韻》他丹切,𠀤音灘。義同。 《詩·王風》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 《釋文》嘆,本亦作歎,吐丹反,協韻也。  又《大雅》而無永嘆。 《釋文》歎,他安反,字或作嘆。  又叶他絹切,音𤩴。 《曹植賦》入空室而獨倚,對牀幃而切歎。歎叶上見。  又叶他涓切,音天。 《曹大家·東征賦》陟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