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襟控烟


   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抓住胸部,控制咽喉。比喻控制要害的地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è jīn kòng yān
成语简拼 ejky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抓住胸部,控制咽喉。比喻控制要害的地方。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周邦彦《汴都赋》:“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为奴隶。”


成语典故

宋·周邦彦《汴都赋》:“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为奴隶。”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力掐着,抓住:~杀。~腕(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表示振奋、失意、惋惜等情绪)。力能~虎。 抓要点,简要:~要。 把守,控制:~制。~喉拊背(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 古同“轭”,牛马等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衣服的胸前部分:大~。对~。底~。~带(亦喻山川屏障环绕,地势险要)。~要(亦喻军事上险要的地理位置)。 胸怀,抱负:~怀。胸~。 姐妹的丈夫之间的称呼:连~。

告状,指出罪恶:~告。~诉。指~。被~。 节制,驾驭:~制。遥~。 开弓:弓不再~。 投:~于地。 人的头部朝下或使让残液流出容器的口朝下:~净。~一~。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扼』

《集韻》《韻會》《正韻》𠀤乙革切。同㧖。 《前漢·李陵傳》力扼虎,射命中。  又《正韻》與軛通。 《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扼。本作搹。詳㧖字註。

『襟』

《唐韻》《韻會》𠀤居吟切,音金。 《說文》交衽也。 《廣韻》袍襦前袂也。 《爾雅·釋器》衣眥謂之襟。 《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 《釋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禦風寒也。亦作衿。 《類篇》又作𧛛。 《玉篇》又作䘳。

『控』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若貢切,空去聲。 《說文》引也。 《廣韻》告也。 《詩·鄘風》控于大邦。 《毛傳》控,引也。 《朱傳》控持而告之。 《前漢·婁敬傳》控弦四十萬騎。 《註》皆引弓也。  又操制也。 《詩·鄭風》抑磬控忌。 《傳》止馬曰控。  又投也。 《莊子·逍遙遊》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又《集韻》枯公切,音空。除也。亦引也。 《班固·西都賦》鳥驚觸絲,獸駭値鋒。機不虛掎,弦不再控。  又《唐韻》苦江切《集韻》《韻會》枯江切,𠀤音腔。打也。 《莊子·外物篇》儒以金椎控其頤。  又《集韻》《韻會》𠀤克講切,腔上聲。義同。

『烟』

《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𠀤音燕。 《說文》本作煙。詳煙字註。 《荀子·富國篇》鳧雁若烟海。  又《廣韻》於眞切《集韻》《正韻》伊眞切,𠀤音因。 《廣韻》烟熅天地氣。 《易》作絪縕。 《集韻》或作氤。 《班固·典引》烟烟熅熅。 《劉楨·魯都賦》曳髮編芒,蔚若霧烟,九采灼爍,華藻紛𦆯。 《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𠀤音燕。 《說文》火气也。 《周禮·秋官·蟈氏》以其煙被之。  又姓。見《字彙》。  又於眞切,音因。 《周禮·春官·大宗伯註》禋之言煙也。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 《註》煙音因。 《柳宗元·祭从兄文》留連遊歡,涉月彌旬,夜𤑔膏炬,晝凌風煙。 《說文》或作烟。 《集韻》籀亦作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