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恶扬善


   抑:遏制。压制坏人坏事,宣扬好人好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ì è yáng shàn
成语注音 一ˋ ㄜˋ 一ㄤˊ ㄕㄢˋ
成语简拼 yeys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抑惡揚善
成语英文 Speak well of your friends of your enemy say nothing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抑:遏制。压制坏人坏事,宣扬好人好事。


反义词



成语示例


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他居中裁判力主公道敢于抑恶扬善,决不两面光溜更不会恃强凌弱。”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刘向《新序》:“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起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


成语典故

压制坏人坏事,表扬好人好事。《后汉书.陈宠传》李贤注引汉.刘向《新序》:“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陈忠实《白鹿原》一六章:“他居中裁判,力主公道,敢于抑恶扬善,决不两面光溜,更不会恃强凌弱。” 并列 压制坏人坏事,宣扬好人好事。《后汉书·陈宠传》:“故子贡非臧孙之猛法,而美郑乔之仁政。”李贤注引汉·刘向《新序》:“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褒义。用于施政方面。→褒善贬恶 惩恶劝善 遏恶扬善 彰善瘅恶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压,压制:~制。~止。压~。~强扶弱。~扬(a.音调的高低起伏;b.沉浮;c.褒贬)。 忧闷:~郁。~塞(sè)。 文言连词(a.表选择,相当于或是、还是,如“~或”;b.表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如“多则多矣,~君似鼠”)。 文言发语词:“~齐人不盟,若之何”。 古同“噫”,叹词。

不好:~感。~果。~劣。~名。丑~。 凶狠:~霸。~棍。险~。凶~。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贯满盈。

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可~。厌~。好(hào)~。

〔~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噁)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是何言也!

簸动,向上播散:~水。~场(cháng )。~汤止沸。 高举,向上:~手。~帆。趾高气~。~眉吐气。 在空中飘动:飘~。 称颂,传播:~言。~威。颂~。~弃。~名。 姓。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 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 高明的,良好的:~策。~本。 友好,和好:友~。亲~。和~。 熟悉:面~。 办好,弄好:~后。 擅长,长(cháng )于:~辞令。多谋~断。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 好好地:~待。~罢甘休。 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抑』

《唐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𠀤音億。 《說文》按也。 《史記·三王世家》緣恩寬忍,抑案不揚。  又愼密也。 《詩·小雅》威儀抑抑。  又治也,塞也。  又屈也,逼也。 《禮·學記》君子之教喩也,强而弗抑。 《疏》但勸强其神識,而不抑之令曉也。 《楚辭·懷沙》俛屈以自抑。  又遏也,止也。 《史記·平準書》抑天下物,名曰平準。 《後漢·明帝紀》章奏若有過稱虛譽,尚書宜抑而不省。  又美也。 《詩·齊風》抑若揚兮。 《疏》揚是顙之別名。抑爲揚之貌。  又損也,退也。 《後漢·蔡邕傳》人自抑損,以塞咎戒。  又《班固·傳論》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 《註》抑,退也。抗,進也。通作挹。  又轉語,亦然之辭。 《詩·鄭風》抑磬控忌。  又發語辭。 《詩·小雅》抑此皇父。 《王應麟·詩攷》韓詩,抑,意也。  又詩篇名。 《楚語》衞武公作懿,戒以自儆。 《註》大雅抑之篇,懿讀曰抑。 《說文》从反印,或从手作𢮮。隷作𢬃。今文省作抑。𢮮字从扌从𢑏。

『善』

《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音蟺。 《說文》吉也。 《玉篇》大也。 《廣韻》良也,佳也。 《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  又《詩·鄘風》女子善懷。 《箋》善,猶多也。 《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 《註》善謂多于前。  又《禮·曲禮·入國不馳註》馳善躙人也。 《疏》善猶好也,車馳則好行刺人也。  又《禮·王制註》善士謂命士也。  又《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 《疏》善猶解也。  又《禮·少儀》問道藝,曰:子習于某乎,子善于某乎。 《疏》道難,故稱習。藝易,故稱善。  又《前漢·西域傳》鄯善國,本名樓蘭王。  又與單通。 《前漢·匈奴傳》單于曰善于。  又《廣韻》姓也。 《呂氏春秋》善卷,堯師。  又《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繕。 《毛氏曰》凡善惡之善則上聲,彼善而善之則去聲。 《孟子》王如善之是也。○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善字俱無去聲。  又《正字通》與人交讙曰友善。 《史記·刺客傳》田光曰:所善荊卿可使也。  又與膳通。 《莊子·至樂篇》具太牢以爲善。 《集韻》或作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