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鼠之忌


   见“投鼠忌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óu shǔ zhī jì
成语注音 ㄊㄡˊ ㄕㄨˇ ㄓ ㄐ一ˋ
成语简拼 tsz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投鼠忌器”。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某即有罪,倘死于寓所,则咎在小生。请少存投鼠之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宫闱·今上家法》:“闻上初见弹台疏,圣意不择,特以贵妃故,有投鼠之忌。”


成语典故

同“投鼠忌器”。明 沈德符《野获编.宫闱》:“闻上初见弹吕疏,圣意甚不怿,特以贵妃故,有投鼠之忌。”《聊斋志异.梅女》:“某即有罪,倘死于寓所,则咎在小生。请少存投鼠之忌。” 见“投鼠忌器”。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今上家法》:“闻上初见弹吕疏,圣意甚不怿,特以贵妃故,有~。”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 跳进去:~河。自~罗网。 放进去,送进去:~入。~资。~标。 走向,进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 发向:~射。~影。 寄,递送:~递。~稿。 合:~合。意气相~。 临,在…以前:~明。~暮(天黑以前)。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胆。~目寸光。投~忌器。~辈。 隐忧:~思。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嫉妒,憎恨:猜~。~才。~能。~妒。~贤妒能。 害怕,畏惧:顾~。肆无~惮。 禁戒:~戒。~食。~讳。禁~。 父母或祖先死亡的日子,迷信称不吉利的日子:~日。~辰。生~(已死父母的生日)。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投』

《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𠀤音頭。 《說文》擿也。○按擿,卽擲也。 《廣韻》棄也。 《禮·曲禮》無投與狗骨。 《疏》投,致也。棄其骨與犬也。  又贈也。 《詩·衞風》投我以木瓜。  又《增韻》納也。 《禮·樂記》投殷之後於宋。 《註》舉徙之詞也。  又適也,託也。 《後漢·張儉傳》儉得亡命,望門投止。  又掩也。 《詩·小雅》相彼投兔,尚或先之。 《箋》視彼人將掩兔,尚有先驅走之者。  又姓。周郇伯之後。桓王伐鄭,投先驅以策。其後氏焉。漢有光祿投調。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大透切,音豆。句讀之讀通作投。 《馬融·長笛賦》聆曲引者,觀法於節奏,察度於句投。  又與逗同。止也。  又物相逗合也。 《杜甫詩》遠投錦江波。  又酒再釀曰酘。亦通作投。 《字林》重醞也。 《梁元帝·樂府》宜城投酒今行熟。

『鼠』

《唐韻》書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賞呂切,𠀤音暑。 《說文》穴蟲之總名也。 《廣韻》鼠,小獸,善爲盜。 《春秋·運斗樞》玉樞星散而爲鼠。 《易·繫辭》艮爲鼠。  又十二生肖之首。  又水鼠。 《雲僊雜志》穴水旁岸隙,似鼠而小,食菱芡魚蝦。  又冰鼠。東方朔云:生北荒積冰下,皮毛柔,可爲席。  又火鼠。 《神異經》出西域及南海火洲山有野火鼠,人取其毛績之,號火浣布。  又隂鼠。 《郭璞·山海經序》隂鼠生於炎山。  又耳鼠。 《山海經》丹熏山有獸,狀如鼠,以其尾飛。  又香鼠。 《字彙》河南禹州密縣雪霽山香鼠,長寸餘,齒鬚畢具香,類麝,踰大路則死。  又辟毒鼠。 《西域舊圖》大秦有辟毒鼠。  又天鼠。 《王羲之·十七帖》天鼠膏可治耳聾。  又兀兒鼠。 《甘肅地志》涼州地有兀兒鼠者,似鼠,有鳥名木周兒者,似雀,常與兀兒鼠同穴而處。○按此卽《尙書》同穴之鳥鼠也。  又鳥名。䖪鼠。 《山海經》栒狀之山有鳥,狀如雞而鼠毛,名曰䖪鼠。  又昌鼠,鯧鯸魚別名。  又鼠婦,蟲名。 《爾雅·釋蟲》蟠,鼠負。 《註》瓮器底蟲。 《疏》負作𧌈。陶註本草云:多在鼠坎中,鼠背負之。 《詩·豳風》伊威在室。 《毛傳》委黍也。郭璞曰:鼠𧌈之別名。𧌈,亦作婦。  又馬直肉下曰輸鼠。 《齊民要術》相馬法輸鼠欲方。  又木名。 《爾雅·釋木》楰鼠梓。 《郭註》楸屬。  又《本草》有鼠李。  又草名。 《爾雅·釋草》葝,鼠尾。 《註》可以染皁。 《又》𦸣鼠莞。 《註》纖細似龍鬚,可爲席。  又《正字通》山名。鳥鼠同穴山,在隴西首陽縣。  又土色。 《釋名》土赤曰鼠肝,似鼠肝色也。  又憂也。 《詩·小雅》鼠思泣血。亦書作癙。 《小雅》癙憂以痒。  又持兩端曰首鼠。 《史記·灌夫傳》武安君召韓御史曰:何爲首鼠兩端。 《註》首鼠,言一前一卻也。 上象齒,下象腹爪尾。俗省作䑕。楰字原刻臾作㬰。

『之』

《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忌』

《唐韻》《集韻》《韻會》渠記切《正韻》奇寄切,𠀤音惎。 《說文》憎惡也。 《增韻》嫉也。 《詩·周南·小星箋》以色曰妒,以行曰忌。  又《廣韻》忌諱也。 《周禮·春官·小史》詔王之忌諱。 《疏》謂告王以先王之忌諱也。  又《地官·誦訓》掌道方慝,以詔辟忌。 《註》不避其忌,則其方以爲苟于言語也。  又憚也。 《左傳·昭六年》民知有辟,則不忌于上。  又怨也。 《晉語》小人忌而不思。 《註》怨也。  又戒也。 《書·呂𠛬》敬忌罔有擇言在身。 《註》忌之言戒也。  又敬也。 《左傳·昭元年》非羇何忌。 《註》言不敬羇客,當誰敬哉。  又忌日,親喪日也。 《禮·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  又姓。 《風俗通》周公忌父之後,以王父字爲氏。  又龍忌,謂禁火日也。 《後漢·周舉傳》有龍忌之禁。  又《集韻》居利切《正韻》吉器切,𠀤音懻。語助辭。 《詩·鄭風》叔善射忌。  又《五音集韻》巨己切,音芑,亦戒也。 《詩·大雅》維此聖人,瞻言百里。維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說文》己心爲忌。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