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搂精神


   振作起精神。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ǒu sǒu jīng shén
成语注音 ㄉㄡˇ ㄙㄡˇ ㄐ一ㄥ ㄕㄣˊ
成语简拼 dsjs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振作起精神。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振动,甩动:~去身上的土。 哆嗦,战栗:发~。颤~。 〔~擞〕振作,振奋,如“~~精神”。 称人突然发迹而有钱有势(多含讥讽意):这两年~起来了。

两臂合抱,用手臂拢着:~抱。~在怀中。 量词:一~粗的大树。

用手或工具把东西聚集起来:~柴火。 搜刮:~钱。 往怀里的方向拨:~火(扳动扳机射击)。 用手拢着提起:~起裤子。 核算:~算。把账~一~。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 细密的,与“粗”相对:~密。~细。~确。~制。~读。~选。~心。~研。~雕细镂。 聪明,思想周密:~悍。~敏。~明。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华。~英。~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力。聚~会神。无~打采。 专一,深入:~诚。~忠。~炼。~湛。~严。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子。 很、极:~湿。~瘦。~光。 完美,最好:~美。~妙。~益求~。 明朗,清明:“天~而见景星”。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灵(a.鬼怪;b.机灵)。妖~。 古同“菁”,花。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仙。~怪。~主。~社。~农。~甫。~权。鬼使~差。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秘。~奇。~异。~话。~机妙算。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勇。~医。~通。~圣。~速。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凝~。~魂颠倒。 表情:~色。~采。~姿。~志。 精神:~清气爽。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抖』

《唐韻》《集韻》𠀤當口切,音斗。抖擻,舉貌。 《揚子·方言》東齊曰鋪頒,猶秦晉言抖藪也。 《郭璞註》謂抖藪舉索物也。詳擻字註。

『精』

《廣韻》《正韻》子盈切《集韻》《韻會》咨盈切,𠀤音晶。 《說文》擇也。 《廣韻》熟也,細也,專一也。 《書·大禹謨》惟精惟一。 《易·繫辭》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又密也。 《公羊傳·莊十年》觕者曰侵,精者曰伐。 《註》精,猶精密也。侵,責之不服,推兵入竟,伐,擊之益深,用意稍精密。  又靈也,眞氣也。 《易·繫辭》精氣爲物。 《疏》隂陽精靈之氣,氤氳積聚而爲萬物也。 《左傳·昭七年》子產曰:用物精多,則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又《莊二十五年·日有食之疏》日者陽精,月者隂精。  又《襄二十八年·春無水疏》五星者五行之精:木精曰歲星,火精曰熒惑,土精曰鎭星,金精曰太白,水精曰辰星。 《老子·道德經》其中有精,其精甚眞。 《莊子·德充符》勞乎子之精。  又《廣韻》正也,善也,好也。 《禮·經解》潔靜精微易敎也。  又明也。 《前漢·京房傳》隂霧不精。 《註》精,謂日光淸明也。  又鑿也。 《論語》食不厭精。 《屈原·離騷》精瓊爢以爲粻。 《註》精,鑿也。  又《韻會小補》巧也。  又《增韻》凡物之純至者皆曰精。  又古者以玉爲精。 《楚語》一純二精。  又地精,黃精,草名。 《博雅》地精,人葠也。黃精,一名仙人餘糧。  又精衞,鳥名。 《山海經》發鳩之山有鳥,名精衞。  又𥳑米曰精。 《莊子·人閒世》鼓筴播精。 《註》𥳑米曰精。  又精絕,國名。 《水經注》南河又東經精絕國。 《前漢·西域傳》精絕國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餘里。  又精廬,精舍。 《前漢·儒林傳論》精廬暫建。 《註》精廬,講讀之舍。 《後漢·李充傳》充立精舍講授。  又《廣東新語》猺之渠帥,號曰精夫。  又《韻會》同睛。  又鳥名。與鶄通。 《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 《註》交精,似鳧而脚高,有毛冠,辟火災。  又與菁同。 《爾雅·釋草·茢薽註》一名天蔓精。  又叶咨良切,音將。 《左思·吳都賦》婺女寄其曜,翼軫寓其精。 《註》精,咨良切,叶上疆。  又《廣韻》子姓切《集韻》子正切,𠀤音婧。强也。

『神』

《唐韻》食鄰切《集韻》《韻會》乗人切,𠀤音晨。 《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 《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又《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又神明。 《書·大禹謨》乃聖乃神。 《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 《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 《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 《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又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又諡法。 《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又姓。漢騎都尉神矅。  又升人切,音伸。 《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 《註》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又叶時連切,音禪。 《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 《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 《註》神,叶時連切。濱,叶𤰞眠切。○按:顧炎武《金石文字記》曰神,古𥓓多作𥛠,下从旦。《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鄭康成云:旦當爲神,篆字之譌。《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