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字催科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阳城 ﹞出为 道州 刺史……一不以簿书介意,税赋不登,观察使数誚让。上考功第, 城 自署第曰:‘抚字心劳,徵科政拙,考下下。’”后以“抚字催科”指地方官吏的治政。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愧的是署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ǔ zì cuī kē
成语简拼 fzck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阳城 ﹞出为 道州 刺史……一不以簿书介意,税赋不登,观察使数誚让。上考功第, 城 自署第曰:‘抚字心劳,徵科政拙,考下下。’”后以“抚字催科”指地方官吏的治政。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愧的是署中


出处典源

成语典故

唐 韩愈《顺宗实录四》:“〔阳城〕出为道州刺史……一不以簿书介意,税赋不登,观察使数诮让。上考功第,城自署第曰:‘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后以“抚字催科”指地方官吏的治政。清 李渔《慎鸾交.谲讽》:“愧的是署中考不曾居下,阳城事终须让他。念抚字催科,难分高亚。”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观其颇有声名……而抚字催科无一可取者。”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 书法的作品:~画。~幅。 字的音:~正腔圆。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 合同,契约:~据。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 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

使赶快行动:~促。~办。~讨。 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化。~生。~眠。~奶。~肥。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 判定(刑罚):~处(chù)。~罚。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 古同“棵”。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抚』

《篇海》俗撫字。 《唐韻》芳武切《集韻》《韻會》斐父切,𠀤音捬。 《說文》安也。 《增韻》慰勉也。 《禮·文王世子》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 《註》撫猶有也。 《疏》撫爲存撫,故爲有也。 《左傳·文十二年》鎭撫其社稷。  又《說文》一曰循也。 《書·臯陶謨》撫于五辰。  又《廣韻》持也。  又按也。 《禮·曲禮》君撫僕之手。 《又》客跪撫席而辭。 《疏》以手按止之也。 《又》國君撫式。 《註》撫,猶據也。  又拍也。 《儀禮·鄕射禮》左右撫矢而乗之。  又《揚子·方言》拊撫,疾也。 《郭璞註》謂急疾也。  又州名。漢豫章郡,隋置撫州。  又《集韻》蒙逋切。與摹同。 《韻會》通作拊。

『字』

《唐韻》《集韻》《韻會》疾置切《正韻》疾二切,𠀤音自。 《說文》乳也。  又愛也。 《書·康誥》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 《周禮·地官·鄭註》小國貢輕,字之也。 《左傳·成四年》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又文字。字者,孳也,六義相生無窮也。黃帝臣沮誦倉頡,體卦畫,摹鳥跡,引伸觸類,文字之形始立。 《周禮·春官·外史》周禮春官掌達書名于四方。註古曰名,今曰字。疏滋益而多,故更稱曰字。  又名字。 《禮·曲禮》男子二十冠而字。 《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又》女子許嫁筓而字。 《註》亦成人之道也。  又女許嫁曰字。 《易·屯卦》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又畜之牝者能孕字,故謂牝曰字。 《史記·平準書》乗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亦作牸。  又姓。 《正字通》宋廉州判官字諤。

『催』

《唐韻》《集韻》《韻會》𠀤倉回切,音崔。促也,迫也。 本作趣,古有趣無催,催促皆後人所增。催趣同聲,實一字。

『科』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禾切,音窠。 《說文》程也。从禾从斗。斗者,量也。 《徐曰》會意。  又《廣韻》條也,本也,品也。 《戰國策》科條旣備。  又坎也。 《孟子》盈科而後進。  又等也。 《論語》爲力不同科。  又科,斷也。 《釋名》科,課也。課其不如法者,罪責之也。  又取人條格曰科第。 《前漢·元帝紀》詔丞相御史,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郞從官。 《註》始令丞相御史舉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見在郞及從官,又令光祿每歲依此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賢否也。 《後漢·徐防傳》立博士十有四家,設甲乙之科。 《註》歲課甲科四十人爲郞中,乙科二十人爲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  又木中空也。 《易·說卦》科上稿。  又科頭。 《史記·張儀傳》跿跔科頭。 《註》謂不著兜鍪入敵。  又科斗,蝦蟆子。一名活東,頭圓大而尾細。古文書形似之。  又科雉,獸名。 《劉向·說苑》楚莊王獵於雲夢,射科雉。  又地名。 《水經注》汳水,又東逕科城北。  又《廣韻》苦臥切,音課。滋生也。 《正字通》植禾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