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膺顿足


   抚膺:拍着胸膛;顿足:以脚跺地。形容悲痛或悔恨的样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ǔ yīng dùn zú
成语注音 ㄈㄨˇ 一ㄥ ㄉㄨㄣˋ ㄗㄨˊ
成语简拼 fyd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beat the breast and stamp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抚膺:拍着胸膛;顿足:以脚跺地。形容悲痛或悔恨的样子。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荆公展转寻思,抚膺顿足,懊悔不迭。”


成语典故

见“捶胸跌脚”。《警世通言》卷4:“荆公辗转寻思,~,懊悔不迭。”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胸:义愤填~。 接受,承当:~选(当选)。~赏。~受。荣~。 讨伐,打击:~惩。

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 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 完全:~以。~色。 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 增益:以昼~夜。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抚』

《篇海》俗撫字。 《唐韻》芳武切《集韻》《韻會》斐父切,𠀤音捬。 《說文》安也。 《增韻》慰勉也。 《禮·文王世子》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 《註》撫猶有也。 《疏》撫爲存撫,故爲有也。 《左傳·文十二年》鎭撫其社稷。  又《說文》一曰循也。 《書·臯陶謨》撫于五辰。  又《廣韻》持也。  又按也。 《禮·曲禮》君撫僕之手。 《又》客跪撫席而辭。 《疏》以手按止之也。 《又》國君撫式。 《註》撫,猶據也。  又拍也。 《儀禮·鄕射禮》左右撫矢而乗之。  又《揚子·方言》拊撫,疾也。 《郭璞註》謂急疾也。  又州名。漢豫章郡,隋置撫州。  又《集韻》蒙逋切。與摹同。 《韻會》通作拊。

『膺』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於陵切,音應。 《說文》胷也。 《史記·趙世家》大膺,大胷,修下而馮。  又《爾雅·釋言》親也。 《禮·少儀》執箕膺擖。 《註》膺,親也。  又《正韻》當也。 《書·武成》誕膺天命,以撫方夏。 《傳》膺,當也。  又受也。 《楚辭·天問》撰體協脅。鹿何膺之。 《註》膺,受也。  又《韻會》馬帶也。 《詩·秦風》虎韔鏤膺。 《傳》膺,馬帶也。  又《大雅》鉤膺濯濯。 《傳》鉤膺,樊纓也。  又《增韻》擊也。  又《集韻》於證切,英去聲。胷也。 《禮·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釋文》徐邈讀。  又《釋名》膺,壅也。氣所壅塞也。 《正字通》黃庭經,舌下𤣥膺生死岸。陶弘景讀壅。

『足』

《唐韻》卽玉切《集韻》《韻會》《正韻》縱玉切,𠀤音哫。 《說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 《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 《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 《易·說卦》震爲足。 《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 《禮·玉藻》足容重。 《註》舉欲遲也。  又《廣韻》滿也,止也。 《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 《詩·小雅》旣霑旣足。 《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 《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又不可曰不我足。 《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虃,百足。 《註》音纖。  又姓。 《戰國策》足强。 《註》韓人。  又《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𠀤音沮。 《論語》巧言令色足恭。 《疏》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 《朱傳》過也。 《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又《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 《註》足,猶擁也。  又《廣韻》添物也。 《類篇》益也。 《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又《韻補》叶子悉切。 《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爲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