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髀长叹


   髀:股部,大腿。抚摩大腿,发出长长的叹息。指久处安逸而无所作为发出的慨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ǔ bì cháng tàn
成语注音 ㄈㄨˇ ㄅ一ˋ ㄔㄤˊ ㄊㄢˋ
成语简拼 fbct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髀:股部,大腿。抚摩大腿,发出长长的叹息。指久处安逸而无所作为发出的慨叹。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不觉抚髀长叹道:‘事皆前定,……安能久于人世乎!’”


成语典故

偏正 对久处安适、不能有所作为长长叹息。《警世通言》卷4:“不觉~道:‘……安能久于人世乎!’”△多用于感叹方面。→抚髀兴叹 抚髀兴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大腿,亦指大腿骨:~肉复生(因长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气。~息。悲~。~惋。长吁短~。 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赏。~服。赞~。~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吟咏:咏~。一唱三~。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抚』

《篇海》俗撫字。 《唐韻》芳武切《集韻》《韻會》斐父切,𠀤音捬。 《說文》安也。 《增韻》慰勉也。 《禮·文王世子》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 《註》撫猶有也。 《疏》撫爲存撫,故爲有也。 《左傳·文十二年》鎭撫其社稷。  又《說文》一曰循也。 《書·臯陶謨》撫于五辰。  又《廣韻》持也。  又按也。 《禮·曲禮》君撫僕之手。 《又》客跪撫席而辭。 《疏》以手按止之也。 《又》國君撫式。 《註》撫,猶據也。  又拍也。 《儀禮·鄕射禮》左右撫矢而乗之。  又《揚子·方言》拊撫,疾也。 《郭璞註》謂急疾也。  又州名。漢豫章郡,隋置撫州。  又《集韻》蒙逋切。與摹同。 《韻會》通作拊。

『髀』

《唐韻》幷弭切《集韻》《韻會》補弭切《正韻》補委切,𠀤音俾。 《說文》股也。 《釋名》髀,𤰞也。在下稱也。 《禮記·深衣》帶下毋厭髀。  又《祭統》殷人貴髀。 《註》爲其厚也。  又《集韻》母婢切,音弭。義同。  又《廣韻》傍禮切,音陛。與䯗同。或作䏶。

『叹』

《龍龕》音以。  又《川韻》作又字。 《唐韻》《集韻》他案切《正韻》他晏切,𠀤音炭。 《說文》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與歎同。  又《廣韻》《集韻》他干切《正韻》他丹切,𠀤音灘。義同。 《詩·王風》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 《釋文》嘆,本亦作歎,吐丹反,協韻也。  又《大雅》而無永嘆。 《釋文》歎,他安反,字或作嘆。  又叶他絹切,音𤩴。 《曹植賦》入空室而獨倚,對牀幃而切歎。歎叶上見。  又叶他涓切,音天。 《曹大家·東征賦》陟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