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妻弃孩


   抛:丢弃。丢弃妻子儿女。形容逃难时的凄惨状况。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pāo qī qì hái
成语注音 ㄆㄠ ㄑ一 ㄑ一ˋ ㄏㄞˊ
成语简拼 pqqh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抛妻棄孩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抛:丢弃。丢弃妻子儿女。形容逃难时的凄惨状况。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望烟尘一派,抛妻弃孩,团圆难再。”


成语典故

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望烟尘一派,抛妻弃孩,团圆难再。”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投,扔:~掷。~撒(亦作“抛洒”)。~售。 舍弃,丢下:~弃。~荒(任由土地荒芜,不继续耕种)。~却。~头露面。

男子的配偶:~子。~室(指妻子)。~小(妻子和儿女)。~离子散。

以女嫁人。

舍去,扔掉:抛~。遗~。~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养(父母死亡的婉辞)。~置不顾。~瑕录用。

儿童,引申为子女:男~儿。~童。~提(指幼儿时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妻』

《廣韻》七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千西切,𠀤音凄。 《說文》妻,與己齊者也。 《詩·邶風》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又令妻,令善之妻。 《詩·魯頌》令妻壽母。  又妻曰鄕里。 《南史·張彪傳》呼妻曰:我不忍令鄕里落他處。 《姚寬曰》猶會稽人言家里。  又《梵書·蓮經註》佛有妻,名耶須。  又《集韻》千咨切,恣平聲。義同。  又七計切,音砌。以女嫁人曰妻之。 《論語》以其子妻之。一曰妻者,判合也。夫者,天也。故於字夫正而妻偏。

『弃』

《說文》古文棄字。 《左傳·襄四年》是弃𨻰也。 《史記·周本紀》周后稷名弃,其母姜原欲弃之,因名曰弃。餘詳木部八畫。 《唐韻》詰利切《韻會》磬致切《正韻》去冀切,𠀤音器。 《說文》捐也。 《爾雅·釋言》忘也。 《詩·周南》不我遐棄。 《禮·冠禮·祝辭》棄爾幼志,順爾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