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华摘艳


   见“拈花摘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niān huá zhāi yàn
成语注音 ㄋ一ㄢ ㄏㄨㄚˊ ㄓㄞ 一ㄢˋ
成语简拼 nhzy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拈華摘艷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拈花摘艳”。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宋濂《故天台朱府君霞屋阡表》:“若拈华摘艳,鉥心刿肾于辞章间,陋之陋者也。”


成语典故

见“拈花摘艳”。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手指搓捏或拿东西:~须。~轻怕重。

采取,拿下:采~。~取。~桃子。~除。 选取:~要。~录。~编。文~。~引。寻章~句。指~(挑出缺点)。 借:~兑。东~西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拈』

《唐韻》《集韻》《韻會》𠀤奴兼切,音鮎。 《說文》𢬴也。 《廣韻》指取物也。 《杜甫詩》舍西柔桑葉可拈。  又《集韻》職琰切,音颭。 《正韻》尼占切,音黏。義𠀤同。

『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歷切,音剔。 《說文》拓果樹實也。一曰指近之也。 《傅毅·舞賦》摘齊行列。 《註》指摘行列。使整齊也。  又《廣韻》發也,動也。 《元稹詩》共邀連榻坐,兼去摘船行。 《自註》音剔。  又《唐韻》竹厄切《集韻》《韻會》陟革切,𠀤音謫。手取也。 《唐書·建寧王倓傳》天后次子賢作歌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歸。或作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