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马屁


   向人谄媚奉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pāi mǎ pì
成语注音 ㄆㄞ ㄇㄚˇ ㄆ一ˋ
成语简拼 pmp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拍馬屁
成语英文 lick somebody's boots
成语法文 flagorner(lécher les bottes à qn.)
成语俄文 подхалимничать
成语日文 おべっかを言う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3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向人谄媚奉承。


近义词



成语示例


钱钟书《围城》:“我发现拍马屁跟恋爱一样,不容许有第三者冷眼旁观。”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十回:“还有朋友哚拍马屁鬼讨好,连忙搭俚买好仔家生送得去铺房间。”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手掌打:~击。~掌。~抚。~案叫绝。 浪涛冲击:~岸。 拍打东西的用具:~子(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 乐曲的节奏:~节。 摄影:~摄。~照。~片子。 发出:~发。~电报。 阿谀,巴结:~马屁。吹吹~~。

从肛门排出的臭气:~滚尿流。 小,没有作用:顶个~。 胡说,没有道理的话:这简直是~话。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拍』

《廣韻》《正韻》普百切《集韻》《韻會》匹陌切,𠀤音魄。 《說文》本作𢫦。拊也。 《釋名》搏也。以手搏其上也。 《唐書·曹確傳》優人李可及,能新聲自度曲,少年爭慕之,號爲拍彈。 《𨻰晹樂書》九部樂有拍板,韓文公目爲樂句。 《琴集》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𠀤蔡琰作。  又拍張,手搏捽,胡之戲也。 《南史·王敬則傳》善拍張,宋帝使跳刀,接無不中,仍撫髀拍張。  又《集韻》莫白切,音陌。擊也。亦與𢫦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伯各切,音博。與胉膊𠀤同。 《周禮·天官·醢人》饋食之豆,其實豚拍。 《註》鄭杜皆以拍爲膊,謂脅也。或曰豚拍肩也,今河閒名豚脅,聲如鍛鎛。

『屁』

《廣韻》《集韻》𠀤匹寐切,音譬。氣下泄也。